央广时评:及时公开信息是杜绝疫情“次生灾害”的良方
更新时间:2024-09-25 关注:390
突发传染病疫情是对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考验,也是对政府信息发布能力的检验。只有信息发布不落后于病毒的传播,及时准确的权威信息被更多人接受,建立公信的政府形象,才能避免谣言+恐慌引发的“次生灾害”和舆情危机,坚定民众信心,凝聚国民抗疫合力。
在疫情初发、肆虐、防控整个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公开发布极其重要。大灾之后往往跟随着大量传言、流言和谣言,谣言猛于虎,有时引发的危害甚至比灾难本身还要严重,天灾加人祸给政府有序抗击灾害带来阻力和难度。
人们都不会忘记,“5·12”汶川震后由于再发大地震的传言,许多地方人心惶惶不敢回家露宿街头,一些人心理崩溃。9年前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发周边多国恐慌,一条碘盐可防核辐射网络谣言,掀起中国和周边地区抢购潮,食盐等被抢购一空,价格上涨十倍,国家不得不启动应急干预。
事后想起来这些谣言既无科学依据,又荒谬不经,但难挡它的快速传播。所以说政府准确的权威信息的及时披露必不可少,如能做到快速反应,准确释放权威信息,跑赢传言和谣言,就完全可以起到“定盘星”和“指南针”的作用。
疫情、人心、措施是抗疫的三个关键词。特别是对疫情初发信息的研判,不应放过任何有用的预警,这是对政府治理能力和应急管理体系的考验,还须谨防延迟发布和通报不当衍生出次生舆情,酿成新危机,带偏舆论方向,损害政府公信力,干扰抗疫主旋律。
“次生灾害”和舆情危机给政府舆论引导和抗疫大局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与挑战,官方通报如存在隐瞒事实、含糊不清、语焉不详的现象,最易引发公众疑虑质疑。公开及时权威的信息发布是塑造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绝不可掉以轻心。面对突发的疫情,疫区政府在第一时间合理预警、科学处置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社会系统和组织难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问题和运转不畅,因此要以坦诚和开放的态度接受社会民众监督,在信息发布和防控上做得更及时更科学,赢得民众更大的信任。
信息、信任、信心是疫情防控中的社会核心因素。信息公开本身就是抗疫最好的“疫苗”,公开透明的信息决定着对疫情风险的认知水平,也是积极社会心态调控的发力点;让权威信息始终跑在前面,就能遏制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群众才能以信任为链条,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政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情焦点,释放公众压力,引导理性、沉着应战,才能增强全社会的抗疫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中要求: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回应境内外关切。把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安定民心、增强信心注入强大正能量。
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疫情信息发布阳光透明,不同层级的新闻发布会不断发布最新关切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为公众所获知。在民间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传播中,政府权威信息和主流媒体发挥的作用愈显关键,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全媒体积极发声,保证了疫情信息传播的更科学、更精准和全覆盖。(央广评论员廉军)
-
·市场监管总局《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实施十周年暨信用监管成就介绍 专题新闻发布会实录2024-10-31
-
·市场监管总局举办 首届“监管为民”杯广播体操比赛2024-10-30
-
·中国散文学会、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党建活动《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影座谈圆满结束2024-10-30
-
·五彩书艺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高玉海创作两幅作品致敬历史与和平2025-09-02
-
·【遇见成长 冲破云霄】北关区第三幼儿园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天2025-09-02
-
·危难时刻伸援手 安阳翟文杰见义勇为传佳话2025-08-31
-
·北关区:巡察利剑镌刻公车维修的“规矩”2025-08-01
-
·安阳民建第八支部赴聊城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2025-07-31
-
·民建安阳市委会第二支部赴跃进渠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2025-07-31
-
·殷都区人民医院:情系户外劳动者 健康义诊暖人心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