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银柱|神游张家界大峡谷石笋耸立 那里有将军列队的气势 金猴攀枝古林苍苍与袅袅蒸云相拥 流泉飞瀑总给人以空灵和出尘的快怡 溪水边石头乖巧 奇花异草摇曳着清风的沐浴 那小潭就是土家姑娘明亮的眸子与心地 雨滴落入清澈水面 荡漾出一波波七彩涟漪 深呼吸、你的肺叶浸化在了绿的海洋 感恩哦 这天下独绝的境遇 百步天梯挺毅 它能腾云驾雾将你送上那袁家界 然而万仞高山仍始于你的恒心和足力 走准每一步的音符 终会抵达顶端同完美旋曲共竽 站在观景亭一瞭四野 砂崖树绿、柱连排排 伫立成一行行兵马俑戟 那千姿百态道法自然、经典风采 你我已猿心意马飞 十里画廊蕴含神韵令人唏嘘 迷魂台前环顾天宇 石笋鬼斧神工、雕琢雄秀峻幽 乱云飞渡、梦幻呼之欲出缭绕神秘 多少红尘往事在云烟中飘渺 多少惊人之举游向雾海的远际 我拟悟空自由穿越 舞棒驱散魔鱼 云雾如戏、戏演哲思 奇峰的磊落豪壮 云水的释怀散聚 生生不息哦气数万里 那繁华三千看淡、皆是浮云 开怀即晴天乐地 踏上天下第一桥 俯视桥下雾霭茫茫的壮举 谁知晓那闪动的似水还是云 对岸的寿星石逗笑了游客 哦万般快愉 太多的人将如意锁于桥栏上 红布条也在飘动不已 寿星石虔诚回答游客朋友 心态,就是你的风水 你奉献大自然的、正是上苍对你的赐予 雨,打湿了各色的雨衣 那是寄情万物滋养生命而一尘不染的晶莹 面朝百谷石丛、你和我高吟 千年一啸今何在 但借长风扶摇入青云 作者简介 王银柱,洛川竹子,巩义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档案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杜甫诗词学会学术顾问、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客座教授、中华文艺促进会南国文学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化报(网)副总编、青年文学家杂志南国作家理事会理事、东方文艺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作品散见各地正规纸刊、网媒,荣获2022文旅部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新百年新征程精英人物盛典文学创作贡献奖等全国性文学大赛奖诸多,收入国家级出版的文学艺术作品精品书系32部,著有诗、散文集若干部,辞条辑进《中国诗歌百佳精英作家》典集等。2024-09-25
-
于春生 | 七绝·雨中观天下第一桥七绝·雨中观天下第一桥 作者 / 于春生人间仙境雨朦胧,如柱群山造一穹。左右双峰相挽手,穿云踏雾上天宫。 注:天下第一桥位于张家界袁家界景区。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将一块厚约5米余的天然石板,横空“架”于两座山峰之间。桥高350米,长20米,宽1.5至3米不等。桥上苍松挺拔,桥下云雾缭绕,四周悬崖绝壁,乃天下罕见,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作者简介 作者:于春生,笔名崖柏。原山东省口岸办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化网作家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写作学会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主席,南国文学社顾问。多篇散文在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中荣获特等奖、金奖、一等奖。曾荣获“中国实力派优秀作家”、“2020年中国最美作家”、“国际华人优秀作家”等荣誉称号。2024-09-25
-
袁铁甲|情怀·大峡谷(散文)走进张家界大峡谷,除了人声嘈杂以外,大峡谷显得格外幽静,静得能够听到细雨击打雨伞的声响,耳畔溪水流淌的声音,以及自我的心跳!毕竟,头一次走进那个仙境般的大峡谷,心细倾听、琢磨……那是自然的了。 说它仙境,仙在自由幻想,仙在自我修行,仙在层林尽染,仙在雾气朦胧,一幕影山,影树,那般神奇,还有山间野草,野花;仙境得自然情趣,峡谷安宁,除了游客赏景以外,没人打扰。探幽一幕,“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境地,似乎就连溪水流淌都悄无声息,要想闻声……那点需要心静,心细,灵魂有之才行。细雨缠绵着朦胧仙境,那个曾经,那个现在,那个过往;独立,因距离而产生美,因自我而尊严,因雨烟缠绵而仙气十足,试问,谁敢与她媲美?! 说她是自然境地,神仙故里,一点都不为过。瞧,这边五指身形,山峰根根独立,排列整齐,目视前方,兄弟姊妹凝重,那里有着一种情怀。因此我的想象与别人不同,那就是仙人的孤影,间隔的群居,从遥远的诞生开始,就翘首等待着某种欲望,以及仙气飘渺,缭绕…… 仙气对照,看看对面的根根山峰,神气凝重地目视着这里,集体有感:为独立而存在,为仙境而生存,为尊严而守候,为了偏爱而选择,那是当初的誓言,仙境里的沉默,激情里的修炼;那个距离依然,而且羡慕地瞧着,互对目光审视,羡慕自然有之,独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然而,步伐没有移动,灵魂各自想往,那是独立的自我,与情感的缠绵,一幕久始久远;步伐没有移动,那是独立的自我,那是怕惊扰了仙气,以及修行漫道的执着。其实心地自明,那个修行不光是他们,还有仙境之中的我、我们……那些目光的跟随者…… 大峡谷地貌独特,除了山的独立感之外,也就是大峡谷了,我是这么想的,因为其他都见识过了;雨雾朦胧,层林尽染,再加上雨伞的遮挡,降低了光的亮度,峡谷暗了下来,那是刹那之感觉。 踏上大峡谷,情怀连接着过往,仙境对照,一首旧作响在耳畔,蝶恋花,有感龙背山森林公园:“龙背烟雨留梦贮,鸟闹清风,笑语吟诗赋。歌者气提声练处,回音碧树飞鹰去。满脑悬疑云动悟,侧望朦胧,文塔山峰筑。移目溪间流水处,恋情仙境回眸顾。”……一进大峡谷,心境就比照着……那个不同之处,渲染着那些不同的雕琢,一幕鬼斧神工。 左边山脚下的碑林,碑林上端母猴搂着小猴张望,没有惊魂,却显得那么安详、镇定,一种姿态与情怀;母猴心想:见识多了,见怪不怪,目光沟通……只是换了模样!母猴以主人自居,守护着碑林,模样有点喜兴与尊严……那是眼神里的流露;一幕神情,高姿态观注,眼睛一眨不眨地瞧着……那岁月留痕之变迁,又是一幅过往的画面,又是目睹曾经的曾经,又是魂系人群过往,喜色相逢…… 孤猴,雀跃在峭壁上,时不时地展示着舞姿与绝技,展示着自我技能,充当着媒介,吼上一声……替大自然表态:你们来了,我才有了尊严!……天然氧吧奉献给看重我的人!自然一幕显得无比快乐,此时好像是猴子休闲的时刻,无忧无虑与人们互动,你拍照,我摆弄着姿势,欢天喜地,峭壁兜风,表演给你看。目的……欢迎再来大峡谷。用人类方式表达,那叫灵魂邀约互动。回眸欣喜,童年的脚步,童年的心声,差异之间筑梦……一切圆满了。喜色翘望,峭壁层林,仰视也见不到山顶;眺望远处,雨烟朦胧,光影暗淡,耳畔溪水闻声…… 跳出三界外,目睹过往的曾经,人是不可能的,然而意念可以,幻想可能,一幕触手可得;山有灵性,自然有魂,幻象可以沟通,一幕鲜为人知,那是探幽向往的捷径。与自然对话,首先得让意识朦胧,潜意识浮动,也就是说,让意识处于能与不能的幻象佳境。 过了小桥,走入峡谷,东南不分,西北转向,何况细雨蒙蒙,雾气朦胧,再加上天津人熟知……左右的缘故;还好,跟着人流往右前行,沿着溪流挺进,打着雨伞多情…… 目光,密林穿梭,捕光捉影,外加魂牵梦绕,寻觅一处“疏影横下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一幕。心情舒坦,爱哪是哪,跟着心境朝拜! 导游介绍过了,峡谷里磁场太强,鸟儿不敢进来,建议捡块石头回家,把它包裹起来,放在枕头底下,有助于睡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可以一试,有人照办了。 一路想着氧吧,悦目之中大口吸气,目光山涧溪流,还点寻觅着奇异的石头,总想撞运一回,无奈时间吝啬;忽而怀旧,那年长江边上漫步,独自一人路径,时间拥有……天地自然独揽。眼下寻思,细心品味,还点独行。 雨,还是不停地下着,思维乱了方寸,丢失了逻辑;总觉得,一幕“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闪现,好在,峡谷里溪流、人还在,还有那人之过于“贪婪”之秘境。“贪婪”各异,百家不止,各有情调,渊源灵魂心境,敢于与诸子百家媲美。嘿嘿……心里观摩,路径笑谈,那心里的揣测。 右边的山沟伸向远方,溪水在石子缝隙中川流不息,眺望,曲径通幽;那些细小的石子,摆着模样,滋润在水里,让情感与溪流欢唱、融合,让意境的灵魂触角远方探幽。……那里也有我的情怀…… 说情怀,我真想光着脚丫子,沿着峡谷,踏着石头,趟着溪流前行;一幕脚丫触碰石子,练就一双铁脚板,与溪水柔情,看那小鱼嬉戏,探索磁性之奥秘,那个神秘的存在…… 溪流耳畔,心里自有声响;回眸还在继续,逻辑混搭;身躯在前进着,思维拖了后腿,一幕还点让位于所思。望着山脚下的碑林,我也想留下墨迹来着,自知不够资格,也只能草野一下,自寻安慰。其实不用那么费心,有人留笔,观之有感,空中挥手,舞上一笔,某某到此一游,自留心间……足够了,那叫无字丰碑…… 踏上红军桥,眼前有了一幕,那是不可丢弃存在;西游记拍摄景地,只是欣赏过目,一睹妙趣仙境。两者互为补充,互为惊叹,互为神奇!《情怀·大峡谷》的完成,只觉得少了许多神奇之处,那是时间吝啬的缘故。到头来,石子没有捡到,却留有散文《情怀·大峡谷》可以目睹,乃是人生之幸…… 作者简介 袁铁甲,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天津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高级作家;郦道元文学院签约作家,全委会委员;文学界泰斗石英关门弟子;天津散文研究学会会员;天津久萍诗社副秘书长。作品多次获得中外,以及全国文学大赛特等奖、一等奖、金奖。2024-09-25
-
【视界晨报】刘天德|《爱的誓言》我是天,你是地。天地融合,万物皆灵。 我是海,你是水。海水激荡,汹涌澎湃。 你是花,我是叶。花香飘溢,绿洲成景。 你是云,我是山。云山富绕,风光旖旎。 我们一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涨潮时气吞山河 退潮时坦诚相待 任海风轻拂我们的心屝 让海浪轻拍我们的胸膛 那沧海桑田,就是爱永恒的沉淀 花开的季节 你曼妙的英姿弥漫着 芬芳的气息 令人情醉神迷 我甘愿做那绿叶 无私地奉献养分,滋润花的盛放 让你更明眸善睐,顾盼生辉 你在我心里,就是天使的化身 成熟稳重,时尚大方,温文尔雅 爱你的心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以作证 我们在云雾缭绕的山水间浪漫 舞姿翩翩,如入仙境 脚踏昆仑山,心旷神怡 手捧九寨水,情景交融 一起把酒临风,琴瑟和鸣 吟诗作对,双栖双飞 让我们展翅在诗的天空飞翔吧 让爱的誓言,回荡神州作者简介: 刘天德,笔名:光磊 大学本科学历,历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书记、局指挥中心台长、局文联主席、四级高级警长,中国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华现代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安徽省、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化报》副总编。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诗文500余篇,其中30余篇获大奖。先后入选《中华大地之光》《共和国之盾》等刊物,正式出版长篇小说《爱情日记》《警徽闪烁》《高墙内的女人》《父爱》(文学电影剧本)4部,均获国家著作权专利。第三届郦道元文学大赛一等奖、第五届中国优秀作家。最近又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文学奖•中国年度奖——《高墙下的女人》(长篇小说)、优秀电影剧本奖——《父爱》(文学剧本)、第六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等。第三届郦道元文学大赛荣获金奖。2024年“醉在春天里”全国征文大赛荣获一等奖。2024-09-25
-
陈宝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获岁月的深情(美文)走着,走着,就遇见了秋天,只是夏依然徘徊在季节的渡口,迟迟不肯离去。热浪还是一浪接一浪的袭来,偶尔也会在晚风里捎来一抹微凉。这风中的微凉,可能是对浅秋最好的欢迎和诠释吧。晴日里,太阳光的热,依旧贪婪地趴在枝枝叶叶上,张望这个世界,是不甘,是不舍。阳光不在时,风凉了许多,想来这便是夏天的结局。 然而,夏天已成为故事,秋天就成了风景。 轻拾几许秋天的凉意,采撷枝头渐浓的秋色,携清风而行,拥落花静美,时光执笔,文字的清香,氤氲着浅秋的风景和秋天里的思悟,轻书秋的诗情,让行走在秋天里的心情,深情着平凡的生活。 浅秋的风景,淡淡的,绿肥红瘦里参杂着一点点不明显的黄,浓淡相宜,入了眼帘,更入了心田。 一滴秋雨落下,清凉入心,化作相思,隔着窗棂,静静地听,雨打在树叶,这秋便有了韵律。 浅秋的雨,飘飘扬扬,洒落整个大地,花草叶上停留,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清清莹莹的悬挂于草尖之上,草纤弱,珠璀璨。 春花,开了又落了,洒下的种子,在这个季节有了结果,种下希望,在这个季节有了答案。 当一枚枚落叶开始踏上归途,便有了凋零的意境,落红遍地,叶落纷纷,这浅秋的风情,缱绻的情怀,又让人心动,陷入遐思。 小的时候喜欢秋天,是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我这个家在农村的孩子来说,谷物成熟,瓜果飘香,那是一年最好的时候。 长大后喜欢秋天,那是因为秋天能卷起思念,让人抬头仰望蓝天,想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想念那一季特有的叶黄。 现在喜欢秋天,是因为秋天远去了燥热,带来了凉意,让属于秋天的桂花绽放,让中秋佳节的月更圆。 落日,晚霞,红叶,暖阳,这便是秋。 秋日,淡淡的风,淡淡的云,淡淡的心情。恰似一种淡然惬意的闲适,一又似一首静美而又婉转的诗。我喜欢漫步在小巷的街头,感受着秋风的轻拂。街道两旁的树木,已经在换着新装,它们的叶子变得微黄而柔软。喜欢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静静地阅读,书中的文字,如同一泓清泉,洗涤着我的心灵,享受一份不被打扰的快乐。 将浅秋安置在文字里,以最温柔的姿态,描摹着时光的静好,绽放于流年的眼眸中,寂然着一份清欢。掸开灰色乏味的生活尘埃,去欣赏一朵花的盛开,一束阳光的倾泻,一湖秋水的静谧,于秋风中,轻拾一地阑珊,体味秋的况味,感受秋意锦长,让斑驳的印记诉说着秋水长天的故事。 浅秋总是温柔的,看落日余晖,吹温柔晚风,闻八月挂香,一切都温柔的刚刚好。在简约的秋色里,依旧拥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 我喜欢简静的日子,就如这浅秋的天空,静静的如一湖澄净的碧水,可人,可心,恬淡而悠然。婉约的秋,丽影如诗如画一般,翩然落于素笺之上,将一段段美好的诗句铺陈开来,醉了心情,醉了墨。 踏在浅秋的陌上,天高云淡,空旷静远。躬身弯腰,轻轻捡起一片已被风化的薄如蝉翼的黄叶,刻满了被光阴打磨过的印痕,在每一片叶清晰的脉胳背后,都藏着岁月之美。 浅秋里,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那些日常的点滴,如同一片片黄叶,在大自然的画卷中显得格外耀眼,我们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体味着生活的美好,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浅秋,是一个适合思考和反思的季节,在这个季节,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或许,人生就像一片落叶,经历了春夏秋冬的洗礼,才能更加坚强和美丽。或许,人生就像一颗星星,虽然微小,都能在黑暗中闪耀光芒。让我们沉浸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慢度秋日,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思考人生的意义,珍惜每一个瞬间,让浅秋的风吹走烦恼和疲惫,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感悟生命的美好与真谛。 这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同秋天的果实,等着我们去采摘,去品味。 生命在浅秋中日渐成熟,岁月在生命的轨道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时光流转,日子匆忙,留不住的,是那以水年华。 人生路上,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即便人生入秋,那也是这一段路程的清欢时光,依然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在一抹秋色中获得安然淡暖。 秋风不语,秋雨微凉,慢度秋日,安然于心。于这个黄绿相间的时节,捡一枚落叶,掬一捧水月,吟一阙诗词,时光执笔,写下秋的心语,抒发秋的心愿,跟着岁月,走入一片静好,寻找生命的真谛,收获岁月心深情,丰硕流年的辛勤。 正如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的演绎每一个角色,让生命的每一刻都熠熠生辉。 悦赏陌上秋,花开花落亦是景,在日渐萧瑟的风景中,寻得清欢,倾听岁月似语,人间最美在浅秋。于美好的时光里,让心情平静,染香心灵,活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美丽。作者:陈宝璐,笔名亮剑,大学学历,山西晋城人,高级政工师。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郦道元文学院签约作家,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第五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优秀作家。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全国及文学微刊发表。八次获得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金奖。 来源:散文悦读2024-09-25
-
【视界晨报】“寻福记”名家漂漆书法与植物画非遗作品展在福州成功举办美美与共 融合创新——“寻福记”名家漂漆书法与植物画非遗作品展在福州成功举办 8月22日,为期一周的“寻福记”名家漂漆书法与非遗植物画作品展在福州鼓楼支行闽商会客厅圆满落下帷幕。这场非遗文化的盛会不仅展示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融合了现代创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此次展览中,植物画非遗传承人杨虹的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她以自然界的植物根、茎、叶、花、果为材料,通过中国传统24节气、花鸟、花龙、叶雕、书灯、蓝晒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一系列既具中西融合风格,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融入了中式风格、油画、写意等多种手法,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深受观众喜爱。 杨虹表示,植物画非遗艺术起源于唐代,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艺术的重要分支。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这门艺术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精髓,更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创作植物画的过程既是一种艺术表达,也是一种心灵疗愈的方式,让人们在接触自然的同时,体会到对生活的热爱。 此次展览首次将漂漆书法与植物画非遗作品以联展的形式展出,获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福建省政府原副省长潘心城、原宁德政协主席林鸿坚等一行15人应邀参观展览,他们对展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与杨虹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植物画的创作过程。潘心城还现场赠书,并就如何将植物画非遗艺术与福文化结合提出了宝贵建议。 孔子第七十五世孙孔海钦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倡导者,高度评价了植物画非遗作品的独特表现力。他指出,中国文化中的五福和家道精神是深厚的文化根基,未来可从《诗经》入手,用植物画还原其美好内涵,进一步挖掘和呈现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国肢协副主席、福建省肢协名誉会长徐世元也亲临现场,对杨虹在“美丽工坊”植物画课程中对助残事业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并建议将其逐步推广为特色项目,通过美学讲座、传承课程和就业辅导等方式,惠及更多群体。 展览期间,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作品,还可以参与DIY植物画的制作。展览现场还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心若菩提”读书会,由中华慈善总会爱心艺术家、“送福大使”林锦如老师主讲,向观众讲解福文化,并现场书写赠福。读书会气氛热烈,透过美学解析、交流讨论等方式,让观众更深切地感受到非遗艺术的魅力。参观者纷纷表示,这次展览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视觉体验,更是一场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美学盛宴。 此次“寻福记”非遗联展,共展出植物画系列作品30幅,以及多系列植物画文创作品,另有名家漂漆书画精品28幅和6大系列大漆文创品展出。展品通过巧妙融合漂漆技艺与书法艺术,进一步丰富了“福文化”的表现形式,促进了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尤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陈吉与台湾青年大漆艺术家林芊劭合作完成的“五福临门”和“五福齐享”漂漆书法作品,更是传递了五福齐享、五福临门的美好寓意,展示了两岸艺术家携手传承、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 本次展览在工商银行福州鼓楼支行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福州市晋安区飞飞鱼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的积极协助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不仅展现了福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包容性,也为“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2024-09-25
-
陈才生 | “老树新花,故纸新画”——谈王兴舟的读书观最近,散文作家王兴舟(东坡石)的新著《耕雨堂脞谈》出版,收文99篇,多为读书所得。作者喜爱六朝文字、唐宋笔记、晚明小品,以及古来文人的尺牍序跋,阅读时心念手追,落笔成文。无论随笔、杂感,皆随心所欲,收放自如,简约明快,如话家常,字里行间荡溢着奇妙的文思和悠长的情愫。 作者是位作家,也是一位学问家。一部《脞谈》,无所不谈。谈天谈地,谈古谈今,谈酒谈茶,谈诗谈文,谈社会,谈人生,更谈读书之道。 作者认为,读书乃寂寞之道,“耐得寂寞,方得真知。”真知者,正确而深刻之认识也。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读书是孤独者的心灵旅行,与尘世之间的喧哗浮躁格格不入。“知识是苦涩的,如茶,不惯苦,是品不到清甜的……”这种“苦涩”是困惑中的沉思,是思疑中的考究,只有耐得寂寞,才可能“驱赶迷茫”,“对抗平庸”。(《读书之苦》)庄子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作者对古往今来的“真人”可谓情有独钟,“如飞蛾见火,见些光亮便要心向往之。”(《说说“四不出”》)全书开篇谈李贽,令人眼前一亮。作者兴致勃勃地讲述这位思想界的奇葩,言其“悲凉之气”“大义存焉”,是别有深义的。《说言祸》中谈孟子,亦意味深长。孟子虽贵为亚圣,却因其民本思想被多次逐出圣庙。如此遭遇令人反思。还有对孔融的赞赏,言其“思想开通,不拘礼法,不畏权贵”,是竹林七贤“精神上的导师”。总之,能“孤独活出一番自己的世界与境界”(《瓦松》),才是高尚而伟大的人格。透过作者“孟浪之心”的“激愤之语”,我们不难窥见所崇仰的人生至境。“欲求灵药换凡骨,先挽天河洗俗情”,惟其读书有方,身在高层,才有了他不同凡响的人生期待:“不迎俗,不谄媚,不趋炎,不附势,不骄矜,不自卑,按照自己的性情生活和工作,在孤寂中保持自己那份宁静与淡泊,那份勤奋与执着,那份思考与探索,不跟风,不惧谤,不懈怠,不失望,把自己人生的步伐走得稳缓而踏实。”(《如是三十年,情总两相牵》)正所谓:“立身无傲骨者,笔下必无飞才;胸中具素心者,舌端斯有惊语。”(明•沈承)这是真文人的思想境界,也是作者人生修养的审美理想。 其次,作者认为读书须融入其中,方得其境。书之妙境,惟融入方可得,而融入之功,首在于“敬”,即“对古典的礼敬”。(《读古书》)惟此,方可“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再说读古籍》)这种阅读中的感悟是颇有道理的。不敬难有亲和,不敬难得共鸣。未曾开卷,先设门限,拒人于千里之外,无异于画地为牢。因此,读者“不能过于张扬自己的个性,要学会渐自湮灭其中的方法,以求豁然开朗的效果……”这种沉浸式阅读,正是古人“披文入情”“沿波讨源”理论的现代版。它不仅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也甚合由感而悟由惑而解的欣赏规律。在《脞谈》中,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阅读中的情绪波动和思想变化,比如“心虽苦闷,但形却兴奋”、“人有微叹,忽起乡思”、“心犹戚戚,不知何故,有怆然感”,以及 “舒惬”“惶惑”“凄然”“怅然”等等,如此倾情贯注,聚精会神,自然入文也深,神驰也远。于是有了“突然的小念头,瞬间的小火花”,有了“刹那的顿悟,立地的佛思”(《关于〈耕雨堂脞谈〉》),难怪作者能困守“窄书隅”,“静坐入禅,读写如诗,时光有平仄,也有韵脚,便也自得其乐了。”(《我的书房》) 再次,作者认为科学而理性的阅读,应该是回归其位,推陈出新。不能拿今天的标准时尚对照古人,否则,“看到的总是陈腐与旧谬”。古籍之成宝典,实乃后人研读吸收与创新的结果。因此,面对古书,读者应抱宽容的心态。要能“披沙拣金”,从“陈腐”处读出“新奇”来,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那样才能看到“老树新花,故纸新画”。(《读古书》)“如若没有去伪存真的考究,由此及彼的考量,给你的只能是一堆苦涩的难懂的古玩,抑或是一串带有疑问的惊奇!”(《再说读古籍》)惟其对古人文章有正确的理解,才能真正得前人之真髓。挥笔作文,方可“有见识”“有思想”“真性情”“有风趣”(《读古籍》)。观作者《贮云集》《太行风土小记》《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等作品,正是其借鉴与化解古代文学精华的成果。当然,写作中的陈腐之气,不仅文坛有,官场文风亦如是。作者对专制遗留中的盲从与模仿深恶痛绝,直斥那些“用口惠抵实干”的跟屁虫、应声虫“没有头脑,没有思想,没有语言”,“看似喋喋不休,实乃空心老大”,作为领导干部,其语言风格既是思想和能力的展现,领导艺术和技巧的反映,也是工作作风和方法的体现。这种认识可谓举一反三,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又次,作者认为优秀的读者,应该广读博采,以集大成。这一观念是古人“阅者宜博”的阅读思想的延续。读书如餐食,偏嗜之好,通常会致人营养不良,以致为文时“过于偏狭”,犯“持论不公、树帜不彰”之病。也正因如此,他对所读之书,往往多多益善,细大不捐,通过广读博采,弃粗存精,古为今用。从《脞谈》中可以看到作者阅读之繁杂,举凡经史子籍,野史笔记,自然万象,生活百科,无不涉猎。也正因如此,其为文左右逢源,不拘一格,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化古今中外于一炉,迁想妙得,奇思迭出,读来如嚼橄榄,别有滋味。 观其文,识其人。关于《耕雨堂脞谈》的思想内涵,一言难尽。何频先生言其“博杂而精道”,学友教授言其“思有趣”,深以为然。袁枚云:“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饭者生痰瘤。”耕雨堂主,思精笔健,善读书者也。书卷气,名士风,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深得读书三昧的学人。作者简介陈才生,林州人。安阳师院文学院教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 《缪斯钟情的女儿们》《李敖这个人》《李敖的灵与肉》《李敖评传》《才女之路》《用生命种诗的人》《地摊上的诗行》《红粉三千,我只爱一点点》《我的江湖越来越小》《朱德润集校注》《画家的文学气象——朱德润文学研究》《自在文录》等著作。2024-09-25
-
魏来安|她从乌兰哈达走来辽阔的北疆 是人生向往的地方 这里人杰地灵 这里都市繁华 有座城曰赤峰 意为乌兰哈达 有位美丽的姑娘 唤她馨悦 她在雪山之巅 浪漫如画 她梦幻玉龙 爱在蓝天下 她让雪山为证 雄鹰永远翱翔 她走出广袤的草原 呼喊着蓝天 来到长城龙头海湾 她向日月祈祷 表明她不变的情怀 她把幸福梦向未来 她用宽广的胸怀 包容了他的失败 这就是草原的姑娘 就是多情善良的馨悦 美丽的梦想 让她走向拼搏 人间的情结 让她向往的生活 是她呼喊着蓝天 迎来了万丈光芒 她用雪域般的胸怀 把心灵的祝福 撒向这片大海 用自已的美丽 实现了神奇的梦想 作者简介:魏来安,字旭,笔名,秋枫。安徽定远县人、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原来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退休),现任来安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现代文化报副总编、《青年文学家》理事会滁州分会主席;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汉中市赤土岭文协顾问、南国文学散文平台副主编、《黄河文艺》副主编;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研修班学员;《南边文艺》、《中散北戴河基地》签约作家。受聘北京世纪百家国际文化发展中心《百家编辑部》特约编辑;任散文集《岁月的旋律》,《角落里的琉璃》主编。2024-09-25
-
《七绝·北戴河 情怀》/刘天德《七绝.北戴河 情怀》 作者/刘天德 (一) 山海碣林观渤涨, 青春犹在戴河长; 荣杯光影尽豪迈, 举酒论诗谱华章。 (二) 北戴吟诗精气旺, 海滨月夜荡铿锵。 青春犹在显身手, 翘首期间生曙光。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刘天德,笔名:光磊 曾任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书记、局指挥中心台长、局文联主席,高级警官、中国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华现代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化报》报社、杂志副总编,安徽省、全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诗文500余篇,其中30余篇获大奖。先后入选《中华大地之光》《共和国之盾》等刊物,正式出版长篇小说《爱情日记》《警徽闪烁》《高墙内的女人》《父爱》(文学电影剧本)4部,均获国家著作权专利。第三届郦道元文学大赛一等奖、第五届中国优秀作家。最近又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文学奖•中国年度奖——《高墙下的女人》(长篇小说)、优秀电影剧本奖——《父爱》(文学剧本)、第六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等。 来源:兰娟雅苑微信公众平台2024-09-25
-
魏来安|“撮一顿”随感“撮一顿”随感 文/魏来安(秋枫) 孔子周游列国行, 神童有书重百城。 撮镇有史至今在, 家喻户晓知项橐。 甲辰端阳佳节日, 漫步清流逛新城。 杨兄解囊撮一顿, 推杯助兴情谊真。 高朋畅谈清流史, 见解独特话如神。 永阳文风兴盛久, 远怀憧憬踏征程。 汉席美食馋流涎, 箸行佳肴无语声。 八卦炉烤肉铺店, 云岭锅巴美味珍。 夜幕小城霓虹彩, 仁兄换盏兴趣来。 有感人生今朝醉, 过了奈何重做人。 作者简介 魏来安,字,旭,笔名,秋枫,男,安徽省定远县人、毕业于安徽大学。来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退休)、来安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副主席、郦道元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化报(网)副总编;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研修班学员;《青年文学家》、《南边文艺》、《南国文学》、《黄河文艺》、《中散北戴河基地》签约作家。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