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进一步治理“特供酒” 制售违法行为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进一步推动“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深化问题治理。据了解,为维护党政机关和军队形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2024年3月起,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为期1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清理,深挖非法制售源头,铲除违法链条,严打重处不法分子。《公告》明确,“特供酒”的范围为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信息的酒品,“特供酒”为假冒伪劣酒品。《公告》强调,从生产、销售、餐饮、广告、宣传、印刷等6个方面严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从事“特供酒”制售违法行为。具体包括:严禁违法生产、销售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严禁餐饮单位违法经营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严禁违法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内容的酒类商品广告。严禁借“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名义违法推销酒类商品,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严禁印刷企业违法印刷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内容的商标标识、包装、装潢、酒瓶标签贴纸。《公告》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社会各界积极监督,推动全社会共同抵制“特供酒”。2024-09-27
-
规范满减、起送费等机制 剑指餐饮浪费! 外卖“新规”征求意见为了进一步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落实网络餐饮平台主体责任,积极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了《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引》共二十五条,结合网络餐饮行业特点,紧紧围绕遏制外卖餐饮浪费的重点、痛点、难点问题,从规范外卖餐饮行业的营销行为入手,将反食品浪费举措落实到业务全流程的各环节。一是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指引》对外卖可能引发餐饮浪费的营销行为予以引导,明确相关环节防范餐饮浪费的具体要求。鼓励外卖商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减少原料浪费,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提升餐饮供给质量,合理设置起送价格,优化满减优惠机制。明确不得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直播或者音视频信息,进一步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二是督促网络餐饮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指引》引导平台进一步优化平台规则协议,完善满减凑单机制,优化餐品信息展示方式。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发布的广告内容的监测、排查。建立健全外卖餐饮浪费评价评估机制,推动反食品浪费源头治理。三是发挥多方力量推动社会共治。《指引》鼓励餐饮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自律作用,引导外卖商家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自觉开展反食品浪费活动。支持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对网络餐饮平台和外卖商家防范外卖餐饮浪费情况进行社会监督,推动构建多方参与的防范外卖餐饮浪费共治格局。四是加大反食品浪费宣传倡导。《指引》鼓励网络餐饮平台、行业协会、餐饮品牌共同合作,宣传、普及防止食品浪费知识。鼓励外卖商家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内容,在员工入职时、入职后定期进行反食品浪费培训,切实提升从业者反食品浪费意识。2024-09-2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9月25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文华、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王胜利、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来现余、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出席发布会,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关情况,并就国债资金发行使用进度、消费品以旧换新进展、标准提升行动进展、发挥政策资金使用效益,以及北京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进展成效、优化家电以旧换新服务,重庆市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加强政策资金监管,广东省搭建“粤焕新”平台、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问题,回答记者提问。40多家新闻媒体50多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文字实录郑露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从本周一开始,我们连续三天召开“两新”政策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三场,主题是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 文华先生;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 耿洪洲先生;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 王胜利先生;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来现余先生;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高健先生;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艾学峰先生;欢迎各位领导出席本场发布会,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下面,首先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文华副司长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最新进展和成效。有请。文华: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今天是“两新”政策系列发布会的最后一场,我将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向大家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项利企惠民的重大政策,也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主要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更新换代的潜力巨大。党中央、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惠及面广的政策措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近期的工作进展可以用“三个加速”来概括。第一,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加速构建。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21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两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会商,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堵点卡点问题。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在7月份加力支持两新的若干措施出台后,有关部门又陆续制定印发了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4个领域配套细则。此外,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将要制定修订的115项国家标准已经全部完成立项,其中30项已正式对外发布。地方层面,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全部出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工作方案,并印发了配套实施细则,明确了相关领域以旧换新的工作目标、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第二,“真金白银”补贴优惠加速落地。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综合各地区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向地方下达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大幅提升重点领域补贴标准,让更多“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比如,汽车领域,对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可以补贴2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可以补贴1.5万元。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工作加快推进,截至9月24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累计审核通过的补贴申请,对应的国债资金支出规模已经接近110亿元。此外,重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24个地区还出台了支持汽车置换更新的政策措施(也就是卖旧买新),置换更新最多可享受1.8万元的补贴。家电领域,全国家电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建成并稳定运行,各地区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全面启动,主要的电商平台也积极参与补贴活动。个人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8类家电产品,可以获得销售价格的15%到20%的补贴优惠。一些商品如果叠加平台或是生产企业的补贴让利,优惠幅度更大,消费者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第三,地方的探索实践加速推进。各地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主权和创造力,在落实好国家统一政策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支持范围,创新支持方式,优化服务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在扩大补贴范围方面,广东、上海、湖北等20个地区,在国家明确补贴标准的8类家电产品基础上,将烘干机、扫地机、洗碗机、智能马桶、厨房小家电等纳入补贴范围,满足消费者更加多元的更新换新需求。在优化补贴方式方面,北京、重庆、江苏等23个地区,采取立减模式发放家电补贴,方便消费者即时享受优惠,流程简单方便,而且可以逆向追溯。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浙江、四川、甘肃等26个地区,加力推进家装厨卫换新,同时创新方式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比如,9月18日,浙江已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发放了第一笔适老化改造补贴资金。在完善服务保障方面,各地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比如,北京以近2个月销售均价为基准,设置参与以旧换新商品备案价格的浮动上限,防止出现“先涨价后补贴”的情况。在加强宣传引导方面,各地积极采取新闻发布会、宣传海报、短视频等多种方式解读政策文件,并组织开展品牌促销、供需对接等活动,让优惠政策深入人心。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推进,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从直接效果看,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直接带动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重点消费品销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还有力拉动了相关行业投资和效益增长,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动能。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用足用好加力支持“两新”的各项政策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让政策红利更好、更快、更便捷地惠及到更广大的消费者,推动更多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切实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愿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谢谢!郑露蓉:谢谢文司长的介绍。下面欢迎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央视新闻中心记者:请问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发行及使用进度如何?具体撬动了多少汽车和家电消费?后续是否会增加新的额度,或是扩大补贴的品类?文华:感谢央视记者的提问。刚才我已经介绍了,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在8月初已全部下达到地方。政策实施一段时间以来,效果逐步显现,在政策拉动下,汽车、家电、家居家装等重点消费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几方面的成效显而易见。一是汽车消费明显增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190.5万辆,环比增长10.8%;新能源汽车零售量102.7万辆,环比增长17%。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超过50%。9月以后,数据还在持续增长。9月1日至22日,全国乘用车零售量较上月同期增长10%;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较上月同期增长7%。二是家电产品销售明显向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由降转升,8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3.4%。同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4—8月份,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和5%,增速比3月份分别提高了2.8和11.6个百分点。用4—8月份的数据,是因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于3月份印发,各项工作陆续启动,从相关数据看,成效显著。高能效等级家电零售快速增长。据第三方机构监测数据显示,9月2日至15日,全国零售企业1级能效冰箱、空调、洗衣机、燃气灶、电视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1%、135.0%、22.4%、49.7%、220.9%。总的来说,数据非常喜人。三是家具、卫生洁具零售业产品销售明显提升。4—8月份,家具、卫生洁具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2%,增速较3月份分别提高了8.3个百分点和22.6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还间接拉动了相关行业投资和效益增长。今年1—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14.9%。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4.2%,增速比7月份继续有所加快。从细分领域看,8月份涉及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家用洗衣机产品产量增长7%,智能电视产量增长6.7%,家用电冰箱产量增长4.7%,无论是投资、效益、产量都实现了较快增长。相信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各项政策深入实施,特别是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等领域以旧换新工作的全面启动,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效。对于您关心的是否会追加额度、扩大补贴品类的问题,我们也将在全力抓好现有政策落实的基础上,扎实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和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做好增量政策的研究储备,真正把工作抓实、把好事办好。谢谢!经济日报记者:据悉,今年1月至8月,重庆汽车产量达154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51.4%,请问这是否与国家“两新”政策支持有关?在落实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中,重庆形成了哪些特色亮点做法?高健:重庆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赛力斯、阿维塔、深蓝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汇聚于此,特别是聚力打造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顺应市场需求,备受消费者青睐,借此机会也衷心感谢广大消费者对重庆汽车的关注、认可和支持。国家出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力有效激发了我市汽车消费市场活力。今年1—8月,全市乘用车保有量同比增长8.72%,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长55.08%。8月20日我市实施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支持政策以来,长安、赛力斯两大本地车企全国销量环比分别增长39.4%、59.8%,比亚迪、奇瑞、理想等在渝销量环比分别增长29.4%、30.2%、44.3%。截至9月22日,我市收到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过6.4万辆,涉及补贴资金9亿多元,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两项政策资金撬动比分别达到1:6和1:21,对消费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本轮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是促进汽车消费的难得机会,我市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讲求一个“快”字,及时回应市场期盼。国家加力支持“两新”政策出台后,为尽快回应广大消费者期盼,我们8月20日在全国率先推出落地政策措施,坚持做到了“三个同步”:一是补贴总体方案与包括汽车在内的分领域补贴政策同步发布,同步开通消费者申报渠道,最大限度缩短政策制定到落地实施的时间;二是高效承接部委政策,确保重庆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在国家部委实施细则出台后第一时间跟进推出;三是“旧政策”与“新政策”有序衔接,政策制定过程中同步跟进申报系统开发与优化调整,确保新旧政策切换的高效衔接、平稳有序。新政策推出后,我市汽车销售迎来爆发式增长,由重庆自行制定补贴政策的汽车置换更新平均每天申报量超700台,我们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配5亿元用于补贴汽车置换更新。二是注重一个“准”字,科学合理设计补贴政策。在对象设定上,立足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消费者在全国各地报废或售卖转让名下旧车并在重庆购买新车的,均可在我市申报享受补贴政策,最大程度便利消费者。在标准设定上,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将汽车置换更新由原来的分档补贴调整为按购车价的5%或6%据实测算补贴,同时遵循国家部委指导意见明确补贴上限,既有效发挥了补贴资金的撬动作用,又尽量避免省市间补贴政策“内卷”,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在申报设定上,坚持从简原则,尽量减少消费者非必要材料上传,优化缩短资金审批流程,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着力提高市民消费体验感。三是突出一个“合”字,多方协同狠抓落实。在补贴审核上,商务、公安、税务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提高质效。在政策宣传上,多平台、多渠道共同发力,确保政策家喻户晓。在活动组织上,坚持市区县、政企银联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汽车消费大客户对接、汽车惠民换新消费周、新能源汽车下乡、商家叠加优惠等促销活动。下一步,重庆继续将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作为本轮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点支持领域,特别是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为全国节能降碳作出贡献,希望广大消费者持续关注、积极参与。谢谢!中新社记者: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进展情况怎么样,取得哪些成效?耿洪洲: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商务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部署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对汽车报废更新给予直达消费者的补贴支持。特别是7月份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决策部署,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聚焦汽车、家电、家装厨卫,以及电动自行车这4大品类,出台系列政策文件、部署指导各地自主开展以旧换新工作。具体来看: 一是央地联动出台配套文件,确保政策可操作能落地。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的通知,大幅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申请审核发放的流程,指导各地自主合理制定汽车置换更新政策。印发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政策文件,指导地方自主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各地也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因地制宜加快出台本地区相关补贴政策,完善配套措施,推动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二是线上线下结合加强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手册、短视频、海报等,推动宣传“五进”,即进社区、进企业、进平台、进机构、进展会。持续通过政府网站、媒体平台、发布会等形式解读相关政策,总结推广部门和地方好经验、好做法。与此同时,创新抓好活动促进,依托各地特色促消费品牌活动、行业重点展会,组织开展各类供需对接活动,不断提升以旧换新宣传的深度广度热度,让优惠政策深入人心。 三是建设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以旧换新高效便捷。在汽车方面,我们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功能,为群众提交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各地开展审核提供更多便利,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质量水平。同时,多个地方已经或正在开发汽车置换更新信息平台。在家电方面,各地均已开发以旧换新信息平台,为有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关加力政策发布后,我们持续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督促,密切跟踪工作进展,深入一线督导调研,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困难,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全国各地也掀起了消费品以旧换新热潮。 我们以汽车以旧换新为例,这里有一组数据分享给大家。截至今天零时(9月25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过113万份,平台登记注册用户数超过168万个,补贴申请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1-8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量1347.2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5.3%,占乘用车市场零售量的比重达44.7%。以旧换新政策还助力“金九银十”汽车消费旺季更加火热,推动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据相关协会统计,9月前三周,全国乘用车零售124.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0%,比8月前三周增长1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6.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7%,比8月前三周增长7%。商务部数据显示,1-8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4%,特别是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的5月、6月、7月、8月分别同比增幅达55.6%、72.9%、93.7%和73.8%。 我先回答这些,谢谢!澎湃新闻记者: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中,市场监管总局在保障消费品安全底线、拉升消费品质量高线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王胜利:谢谢您的提问。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中,消费者买得舒心、换得放心,关系百姓生活品质提升。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换新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监督抽查和检查力度,积极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作用,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一)加强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将家用电器及电器附件、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电子及信息技术产品、交通用具及相关产品等消费品纳入《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4年版)》,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重点监管,并组织开展2024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截至目前,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家电、电动自行车、装饰装修材料、厨卫用品等换新产品,共抽查检验约5.3万批次,发现并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5600多批次,检查生产销售企业约35.7万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3万个。(二)加强汽车、家电等产品高品质认证供给。紧扣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新形势,结合市场消费新需求,推动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认证体系,鼓励认证机构开展自动驾驶、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动力电池等方面的高品质认证项目,为产业升级提供优质供给。支持指导认证机构开展智能家电分级认证、数字电视优质显示认证和适老家电产品认证,满足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需求。(三)深入实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会同相关部门发布第二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目录,调整换届技术委员会,加大绿色建材认证推动力度,拉动绿色消费。目前,已将门窗幕墙及装饰装修类等六大类72种产品纳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范围。截至2024年8月,共颁发有效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8956张,涉及获证组织5372家。(四)积极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绿色产品认证已覆盖电器电子、厨卫五金等90多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共发出绿色产品认证证书3.3万张,涉及获证企业7千家,成为引领绿色消费和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北京市作为全国范围内较早出台加力支持“两新”地方配套政策、率先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省市,请介绍一下目前总体进展和成效如何?有哪些经验做法?来现余:首先感谢媒体朋友对北京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关心关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促进释放消费潜力、改善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高度重视,迅速落实国家加力支持“两新”的有关要求,8月26日正式印发市级实施方案,当日同步启动个人乘用车报废和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9月23日,已带动电冰箱、洗衣机等8类家电产品销售超58万台,带动销售额37亿元左右。受理小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申请2.3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60亿元左右。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北京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由1-6月的同比增长1.4%提高到1-8月同比增长8.9%。工作推动中,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充分调研市场需求,聚焦惠民、绿色,科学制定配套政策。组织近百家行业协会、平台企业、生产销售企业进行调研座谈,摸排市场关注度高、换新需求大的产品。针对开学季北京高校学生集中采购需求大的特点,协调商家适度增加电脑等家电补贴品类。针对市民关注的个人小汽车置换更新,将支持置换更新新能源车纳入支持范围,政策实施以来,带动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20.7%。二是充分利用平台渠道,提高市民购买便捷性。在市民熟悉的便民服务平台—“京通”小程序,设置消费品以旧换新专区,简化认证方式,方便市民操作;通过市民常用的北京12345公众号汇总发布政策解读,逐项说明如何领补贴;制作相关宣传视频、动画,利用公交、地铁等媒介宣传,让政策触及更多市民。近期,京通、市发展改革委网站还开设“两新”专栏,更加便利市民查询政策,同时收集意见建议,进一步动态优化政策措施。三是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针对市民关注的价格方面的问题,商务部门已采取销售企业先报备商品及价格、再销售的方式,以近两个月价格为标准,设置浮动上限,防止“先涨价后补贴”,抵消政策效果。同时,我们还将和商务、市场监管部门一起,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范围,切实将政策“真金白银”更多惠及市民。下一步,北京市还将持续完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和扩大本轮政策成效。谢谢大家!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在畅通消费品流通方面,据了解,近期广东发布了“粤焕新”公益品牌,搭建“粤焕新”以旧换新公共服务平台,请问广东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如何通过搭建平台等多措并举促进消费者更好参与以旧换新的消费环节?艾学峰: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广东为落实国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政策,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创设“粤焕新”品牌、搭建“粤焕新”公共服务平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消费品以旧换新广东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一是细化落实举措,完善政策体系。4月初,在全国率先出台“两新”“1+3+8”政策文件体系。8月22日,出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印发汽车报废更新、个人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8大领域工作指引。我们还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建立资金灵活调配机制。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惠民利企。在国家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措施框架下,细化有关补贴标准,采用补贴立减形式提升消费体验,确保企业和消费者多受益。家电以旧换新、汽车置换更新等加力支持政策补贴标准较以往的以旧换新活动都有大幅度提高。三是建立官方品牌,搭建服务平台。我们上线“粤焕新”以旧换新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对接全国系统并启动运行,公众可通过微信“粤焕新”小程序参与活动。在京东、苏宁、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首页登挂广东活动入口,在微信、云闪付等支付平台广泛推介,目的是最大范围触及消费者。四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培训会,开展多种形式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宣贯。组织开展“有奖发票”活动,在惠民同时向消费者宣传优惠政策。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一步掀起消费品以旧换新热潮。五是完善收旧系统,形成换新闭环。推广回收行业统一品牌、平台、数据和运营“四统一”新模式,以及“点、站、厂”全场景两网融合等“互联网+回收”新模式。成立省级回收循环利用公司,发挥国资国企在回收循环利用上的示范引领作用。8月份采取加力政策出台以来至9月22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申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格超930万人次,家电以旧换新超145万台,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近3万辆,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广东将全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深入实施,在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让“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商务部等部门出台了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支持政策,各地也积极推进实施,请问目前进展如何?耿洪洲:首先,感谢您对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关注。家电、家居、家装消费紧贴百姓生活,市场规模大、升级需求旺、发展空间广。当前,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指导下,各地正积极推进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在家电方面。一是支持政策持续稳定,各省均已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加力支持政策,制定与中央政策相衔接的实施方案,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积极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做好家电以旧换新的全流程监管。二是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除对消费者购买符合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等8类产品给予补贴外,不少省市还根据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市场的情况,自主扩充了家电补贴品类,比如,河北在对8大类家电产品给予补贴的同时,增加了8小类家电产品。三是支持换新日趋便利,各地积极改造提升废旧家电回收网络,便利消费者交售旧机,落实丰富支付手段、线上线下同步参与等要求,保障消费者多渠道参与家电以旧换新。这里也有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约386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超520万台,享受46.7亿元中央补贴,带动销售额超243亿元,1—8月,限额以上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5%。在家居家装方面。一是重点领域突出,各地积极响应家装厨卫“焕新”政策,以绿色、环保、智能、适老化为重点方向,聚焦存量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智能家居等领域,制定本地区具体支持品类和补贴标准。二是支持品类增多,部分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将微波炉、净水器等家装厨卫相关产品,智能马桶、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类产品,健康监测、辅助设备等居家适老化产品纳入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范围。目前,安徽、湖北、河北、云南等多地已经启动补贴申领核销工作,加快释放家居消费潜力。三是工作机制健全,各地逐步建立完善家装厨卫“焕新”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做好资金使用风险防范,确保政策资金用好用足,切实增强消费者体验感和获得感。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督促各地加快落实加力支持政策,推动家电、家装企业、平台企业等抢抓“金九银十”和“双十一”等重要消费节点,叠加企业让利,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同时,配合相关部门,指导各地规范补贴资金使用管理,让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新京报记者:为更好激发消费潜能,让“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提升消费者享受补贴的获得感,请问北京市家电“以旧换新”在为消费者提供友好便捷服务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来现余:谢谢您的提问!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的支持和帮助下,北京市对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结合近些年北京市实施的多轮次“京彩”绿色消费劵促销活动经验,本次政策实施充分利用了政务服务平台资源,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感、获得感。一是加强数字赋能,使申请补贴和购买商品更加快捷高效。整合建设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把“两新”政策嵌入全市便民服务平台“京通”小程序,充分借力已有渠道和机制,实现补贴资格认证、领取、使用的“一网办理”,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优化操作方式,使补贴更加方便易得。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基本涵盖京东、苏宁易购、联想、小米商城等市民常用的主要线上平台,以及300余家线下门店,实现全市各区线上线下全覆盖。通过在线上平台搭建“北京家电以旧换新专区”、组织开展家电主题市集进社区等方式,使市民在“家门口”和手机上都能便利消费。任选线上商城或线下门店均可使用消费资格,而且采用在支付环节立减的方式,直接让消费者享受优惠。三是加强政企联动,使政策更加利企利民。利用“京通”平台数据集成功能,加快补贴核销和资金拨付速度,减少企业资金压力。在政府补贴基础上,推动参与企业对部分品类商品给消费者再让利,持续推进商户送新、拆旧、安装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让消费者尽享“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的多重优惠购物体验。下一步,北京市还将动态完善扩大参与企业范围,探索与新媒体平台合作,进一步丰富参与渠道,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双十一等节点组织开展联合让利促销活动,让消费者享受更多优惠。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北京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关注和支持,谢谢!央广中国之声记者:“两新”方案发布以来,通过标准提升行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王胜利:谢谢您的提问。为深入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印发了《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重点围绕汽车、家电、家居、新兴消费等领域标准化新需求,今明两年将完成制修订115项重点国家标准,通过标准制定实施和配套政策支持,更好支撑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目前,115项国家标准已全部立项,并已发布30项,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将筑牢安全底线、拉升质量高线,加快升级传统消费,引领创造新型消费,以消费提质扩容不断激发内需潜力。例如,在家电领域,发布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体育用品的电气部分及电玩具 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配套推荐性国家标准103项,全面系统规定了家用电器产品安全要求和验证方法,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达100%,有利于大幅度提升我国家电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加消费者对家电产品消费的获得感。再如,在家具领域,发布了《婴幼儿及儿童家具安全技术规范》《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家具结构安全技术规范》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 家具》等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家具领域现有国家标准达110余项,将对推动家具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家具产品消费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发布《绿色产品评价 卫生陶瓷》《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通用要求》等循环利用国家标准12项,以绿色低碳标准推动绿色生产、引领绿色消费。中国日报记者:广东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消费大省,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有哪些有利条件?将为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怎样的积极作用?艾学峰: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两新”工作的部署,把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消费大省,在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上具有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优势。供给方面,广东制造业规模占全国的1/8,工业企业数量超86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7.1万家,集中了美的、格力、TCL等家电生产企业,华为、OPPO、VIVO、荣耀等手机生产企业,以及广汽、比亚迪等汽车生产企业。需求方面,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27亿人,202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万亿元,占全国消费的11.8%,家电消费约占全国家电消费的11.7%,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广东空间大、潜力足,相信经过认真落实,一定能对广东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进一步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支撑。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政府补贴,还包括金融工具服务、企业让利等方式降低消费品购买成本,引导居民淘汰老旧、高能耗产品,购买高质量绿色产品,有效激发了潜在的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增强经济动能,更好发挥广东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二是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迭代,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提升“广东制造”质量水平,增强广东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通过家居焕新和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老百姓居住品质和生活环境,通过家电、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促进安全、环保、智能的优质产品进入居民的生活,更大范围地普及绿色生活方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谢谢。重庆日报记者:此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涉及范围广、资金量大,监管的难度也大,请问重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做了哪些创新性的探索,来加强政策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健:家电品类多,单价较低,监管难度大。为确保国家每一分补贴资金都用到消费者身上,着力堵塞政策实施漏洞,防范资金使用风险,我们以“便捷、高效、安全”为工作目标,初步构建形成“12345”工作监管体系。“1”就是建立一个监管平台。采取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方式,确定第三方机构开发建设服务平台,录入补贴商品型号品类,接入所有参与商家和门店,对政策实施实行全覆盖、全链条监测监管,对数据异常情况实行预测预警,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2”就是推行人货两端管理。依托服务平台与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平台有机对接,推动消费者补贴资格便捷申领和“一键查重”,实现对消费者家电补贴申报对象管理;在全国率先开发运用“家电产品序列号管理系统”,利用数字技术对涉补家电产品实行订单号、发票号、物流轨迹、产品序列号“四统一”,做到人、货两端闭环管理,环环相扣着力防范虚假交易、重复交易。“3”就是压实三方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参与家电品牌企业和经销企业自愿作出诚信经营承诺,对虚假交易套取骗取补贴资金的,坚决予以处罚。压实区县属地责任,要求各区县对补贴申请开展初审,确保政策实施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压实市级部门责任,由市级商务、发改、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补贴政策操作指引,对补贴资金申报、审核、拨付以及违规追责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4”就是强化四级审核。按照“重点企业自审、区县审核全覆盖、政策执行单位抽审、市级资金监管组复核”的方式,对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资金兑付实行层层把关,构筑四级“防火墙”。“5”就是实施五方联动监管。一是督促家电品牌企业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加强供应链经销体系内控监管。二是督促区县组织镇街开展抽查巡查,实施属地监管。三是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力量,制定专项监管方案,严厉打击变相涨价、故意囤货、骗取或套取补贴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联动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监督政策制定执行情况,实行廉政监督关口前移。五是强化社会监督,在新闻媒体和经营场所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鼓励市民投诉举报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下一步,重庆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补贴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便捷,每一分钱都用到消费者购买高能效、高水效的家用电器上。谢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记者:《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用完的资金额度收回中央,距离该时间节点仅剩3个多月,请问接下来将如何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的使用力度,进一步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激发消费活力?文华: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下达到地方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要求在年底前使用完,我理解,这既是约束、更是激励。一方面这是强调政策落实的时效性,时刻提醒我们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时间窗口、争分夺秒、加速推进;同时也对政策落实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我们推动更多“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有效地促进投资和消费,更好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下一步围绕用足用好政策、加力推进落实,要做到“四个加强”。第一,加强督促指导。我们将持续加强工作调度,特别是对工作进展相对滞后地区进行督促提醒,指导地方加快工作进度,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完善配套措施,优化具体操作流程,推动相关领域更新换新政策全面落地,并且重点在审核上提速、在服务上提质,打通补贴到账的“最后一公里”,将实实在在的优惠尽快传递到广大消费者。第二,加强资金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制定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全链条管理规定,确保资金真正用于“两新”工作,严防资金沉淀、挤占挪用等行为。加强监管不是给地方套上枷锁,而是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投向,确保工作不走样、不走偏,发挥更大效应。第三,加强评估问效。我们将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及时对工作推进、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开展自评自查,并会同财政部开展绩效评估,作为后续优化资金安排等政策的重要参考,进一步激励工作推进快、管理水平高、实施效果好的地区。第四,加强宣传引导。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我们将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起,持续创新方式、丰富渠道,做好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让更多、更大范围的企业和群众了解政策、落实政策、享受政策。对地方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我们也将适时进行总结推广。也衷心希望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多关注、多报道、多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就回答这些,谢谢。郑露蓉:谢谢6位发布人!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后续如果大家还有关注的问题,可以与新闻办联系。谢谢!2024-09-27
-
下架31.41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查处 “你点我检”不合格食品记者9月25日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截至目前共抽检“一老一小”食品、校园食品、大宗食品、节令食品等26万批次。针对“你点我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开展了核查处置,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31.41吨,罚没款1941.97万元,移送公安机关31件。2024-09-27
-
市场监管总局 举办“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歌咏比赛9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在马甸办公区举办“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咏比赛。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柳军,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反垄断总监,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分别为获奖队伍颁奖。此次歌咏比赛由总局直属机关党委、直属机关工会主办,代码中心工会承办,共计17支队伍报名参赛。本次比赛以声传情,旨在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不懈奋斗。比赛期间,各参赛队伍以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将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赞歌献给伟大的党和祖国,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与党同心、与祖国同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过精彩表演和激烈角逐,最终计量院队获得一等奖,代码中心等7家单位联队、编码中心等4家单位联队获得二等奖,标准出版社和工商出版社联队、特检院队、机关服务中心等7家单位联队获得三等奖,老干部合唱团获得最佳风采奖,竞争协调司等5家单位联队、国家药监局队等获得优秀组织奖。总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及干部职工代表共同观看了比赛。2024-09-27
-
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 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9月25日上午,国务院食安办联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林草局、中国民航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中国贸促会、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27部门,在京正式启动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主场活动上,有关部委、行业企业、机构组织、新闻媒体等300多名各界代表,围绕“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主题,分别进行了权威发布、主题发言、案例解说和科普宣传等。公安部发布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介绍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防风险、保健康、促发展”方面工作成果,海关总署介绍强化进出口食品源头管控方面工作成果,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并介绍“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开展有关情况;蒙牛集团、狗不理集团、万纬物流介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关情况,美团、中国烹饪协会、食品安全志愿者代表介绍制止餐饮浪费有关情况,抖音集团介绍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有关情况。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食安委统筹指导下,履职尽责、共治共管,法规标准更加健全,监管执法更加有力,责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共治更加深入,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大力弘扬“诚信”的文化理念,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始终把诚信经营放在首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让诚信成为食品行业的基本信条和行动自觉。要持续倡导“尚俭”的良好风尚,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尚俭戒奢成为全社会的文明风尚。要积极营造“共享”的食安氛围,各级党委政府、监管部门、食品企业、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消费者要积极主动落实各方责任,严格监管执法,诚信守法经营,强化行业自律,开展舆论监督,增强科学素养,形成浓厚的共治共享氛围。宣传周期间,有关部委将举办近40场“部委主题日”活动,内容涵盖标准法规宣贯培训、道德诚信文化教育、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打击违法成果展示等。同时,有关新闻单位和协会将举办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中国食育大会、中国食品消费者大会、餐饮消费创新发展推进会、大学生食品安全营养中国行活动、“食品安全走进百城万店”宣传活动等,各地也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2024-09-27
-
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 “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聚焦群众关切,组织开展以“放心看得见,消费更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通过进校园、进商超、进社区、进乡村等方式,根据群众点检共抽检“一老一小”食品、校园食品、大宗食品、节令食品等26万批次,为消费者提供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努力营造放心安全的消费环境。自2020年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共举办活动6000余场次,抽检食品78万批次,赢得群众广泛赞誉。北京、上海、安徽、广东、湖北、重庆、宁夏、新疆等地将“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纳入地方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民生项目,将活动打造成为市场监管系统“监管为民”的服务品牌。2024-09-27
-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殷都区人民医院开展广告法专题宣讲9 月 24 日,为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规范医疗机构广告发布,有力推动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告监督管理科科长张新平,副科长、二级主办陈宏伟走进殷都区人民医院,开展了广告法专题宣讲。医院对此高度重视,副院长赵清亮及管理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等近 30 人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紧紧围绕医疗广告的特征形式,深入讲解宣传广告法律知识以及规范发布医疗广告的重要性。张新平和陈宏伟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让医护人员深刻认识到医疗广告合规的必要性。讲座采用问答互动的形式,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医护人员的参与热情。大家纷纷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广告发布难题提问,张新平科长和陈宏伟副科长耐心地一一解答,进一步更新和提升了医护人员对医疗广告底线禁区的认识,有效疏通了医疗机构广告发布的难点、盲点和堵点。此次广告法专题宣讲活动,对于规范医院广告发布、提升医疗广告效能、降低医疗广告风险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树立了诚信行医的意识,更为打造医疗品牌、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史超君)2024-09-27
-
两部门联合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为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交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经验,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现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第三批典型经验做法如下: 一、安徽省多维度发力推动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提出社会餐饮“四有”、网络餐饮“五有”、团体餐饮“六有”的固化措施,有力制止“舌尖上的浪费”。社会餐饮突出商家主体责任,做到“四有”,即“店堂有宣传、桌上有标识、点餐有提示、剩菜有打包”。网络餐饮突出外卖平台营销行为规范,做到“五有”,即“平台有宣传、餐品有描述、点餐有提示、结算有提醒、封签有标识”。集体聚餐突出制止餐饮浪费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做到“六有”,即“订餐协议有承诺、菜品组合有选择、就餐场所有宣传、餐饮单位有培训、服务人员有提醒、剩菜剩饭有打包”。 二、重庆市依托科技赋能及时提示预警餐饮浪费行为。通过“重庆阳光食品”App,对全市16万家入驻平台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在线发出“反餐饮浪费告知书”。引导宴席承接经营者运用餐饮服务反食品浪费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研判分析菜单,对可能超出正常消费的菜品数量进行提示,目前已对4.2万场、75万桌宴席进行提示预警。同时,运用物联网智能垃圾桶测定经营者每日餐厨垃圾量,出现餐厨垃圾量明显高于往日平均数量时,自动提示预警,倒逼经营者进行自查和整改,实现源头减量。目前已有117家单位食堂和火锅类经营者试点运用该设备,累计监控802吨餐厨垃圾产生和处置情况。 三、浙江省金华市探索“共享粮仓”模式。在城区设置“共享粮仓”爱心点100余个,通过加大与企业、菜场、爱心人士等的对接,拓宽“共享粮仓”食物来源,依托“爱心冰箱”“爱心餐车”“劳动者港湾”等储藏设备,实现食物归集。志愿者每天上午将“共享粮仓”中的爱心食品优先供应给困难家庭、困难群众及孤寡老人。在保障定向人群的前提下,志愿者对所有“共享粮仓”爱心点的食物进行统一调剂,每天下午向全体市民开放,市民可按需领取一份。截至目前受益群众超40万人次。 四、山东省德州市试点打造“食安哨兵”。依托外卖骑手等社会监督力量组织发动制止餐饮浪费随手拍活动,着力解决外卖点餐、婚宴和自助餐等领域的餐饮浪费行为。精心选聘优秀外卖骑手担当“食品安全监督员”,借助外卖骑手频繁出入餐饮门店的职业优势,充分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及时将餐饮店未张贴反浪费标识、诱导超量点餐、设置最低消费等现象拍照发送到举报平台,由属地市场监管局依法跟进核实处置,倒逼企业自觉遵守反食品浪费各项法规。 五、海南省海口市建设制止餐饮浪费示范商圈。以“党建阵地共用、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赢”理念,推进7个商圈建设制止餐饮浪费示范商圈。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成立7个党支部,吸纳“党建指导员”7名、“党员志愿者”28名,设立“文明志愿监督员”216名,探索“党建+食安监管”进商圈模式,采取“执法检查+宣传”的方式联合开展反餐饮浪费检查56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36个,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等主题宣讲21轮次,促进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同时,积极畅通群众监督、党员监督渠道,鼓励市民、党员随手拍,加大曝光浪费行为力度,助力打造反餐饮浪费先进商圈,推进自贸港放心消费品牌建设。2024-09-13
-
我国信用监管标准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信用数据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高低,全量企业的信用水平可以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近年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编制了中国企业信用指数,旨在以指数的形式对企业信用建设发展水平给予精准画像,判断经营主体信用状况,分析企业生命力、抗风险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而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发展态势,为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供数据支撑。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56.65,企业信用水平基本稳定,信用监管效能提升,监管性分指标继续呈现积极变化,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数量持续增多,12315投诉举报量减少,企业诚信经营情况总体保持平稳状态。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向好态势为何说我国企业信用水平基本稳定?这是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公布的7月份数据,和之前公布的数据作对比得出的结论。2023年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49.71点,处于近十年来的次高水平。表明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局面下,中国企业信用水平仍保持整体平稳态势。2024年1月至6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分别为159.23、158.75、159.01、158.70、159.13、158.85,指数整体高于2023年度水平,在159点上下波动、处在合理区间,2024年一季度指数为159.00、二季度指数为158.90,2024年上半年指数为158.95,表明全国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平稳、波动调整”。据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7月份企业信用指数的可靠性分指标、经营性分指标、财务性分指标、合规性分指标、关联性分指标总体平稳,为此也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进一步积蓄,创新发展意识增强。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的情况下,企业在知识产权、认证事项等关乎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延续回升趋势,企业聚焦主业,提高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意识增强。而企业信用水平基本稳定,也显示出信用监管的效能提升。7月份企业信用指数的合规性分指标降幅收窄,监管性分指标继续呈现积极变化,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数量持续增多,12315投诉举报量减少,但信用风险低企业占比有所回落,新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数量增多,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监管活跃度上升,企业诚信经营情况总体保持平稳状态。此外,行业信用水平保持均衡向好态势。2024年7月,各行业信用指数排名波动变化幅度环比6月有所减小,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表明行业间信用水平差距明显缩小,行业间发展更平衡、更协调。多个行业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信用指数排名连续升高。制造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排名已连续6个月保持上升趋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排名连续2个月大幅提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指数排名稳居第二。企业信用指数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企业信用状况的不断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波动中的韧性和潜力,经济运行呈现向好态势。不断丰富信用监管工具箱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建立信用记录、实施信息公示、推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开展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工作,加快经营主体信用建设。今年8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深化信用提升 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6年底,我国市场监管系统信用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信用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持续提升,“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信用环境基本形成。《行动方案》明确13项重点任务,包括健全信用修复,规范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制度,加强信用修复的告知和指导,提供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规范失信惩戒,健全完善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拓展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常态化运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推动实施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以来,日均访问量已突破1.31亿人次,日均查询量超过1600万人次。据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开始关注自身的信用状况。市场监管总局一方面持续深入开展深化信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信用培育,推广信用承诺,通过打基础、强主体、优服务、增信用,持续推动经营主体信用水平提升。另一方面逐步完善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信用修复结果信息共享、互认,着力解决“多头修复”“重复修复”问题。同时,市场监管总局不断丰富信用监管工具箱,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深入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现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常态化运用,双随机抽查问题发现率平均提高51.9%。以多种方式向各部门共享企业信用信息,截至今年7月底,直接提供数据113.31亿条,提供接口调用服务20.32亿次,服务协同监管。市场监管总局还探索向平台企业开放共享信用监管数据,支持浙江、北京市海淀区试点向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共享信用监管数据,在深圳、杭州等地开展向微信、支付宝核验个体工商户信息的试点工作,为强化与平台企业信用共治提供更多有益探索。推动共建“信用京津冀”“信用长三角”,谋划“共建信用粤港澳大湾区”,赋能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信用监管标准体系建设信用监管标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技术支撑,具有统一监管规则、强化业务协同的重要作用。为此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信用监管标准体系建设。今年3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企业信用档案信息要求》等6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立项;8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第二批信用监管重点国家标准研制通知,部署《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要求》等6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研制任务,信用监管标准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据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信用监管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信用信息多头采集、数据交换共享困难、信用评价规则不互认、信用结果表示不统一,影响了信用监管效能的充分发挥。为解决信用监管领域标准供给不足的问题,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采取三项措施,推进信用监管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信用制度规则,发挥标准对提升信用监管水平的引领支撑作用。具体包括:开展信用监管标准需求调研。从信用监管业务实际出发,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信用监管部门、技术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的意见建议,了解基层单位对信用监管标准化工作需求,形成标准研制工作清单,明确标准研制路线图。加强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标准体系研究。落实《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开展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标准体系课题研究,形成信用监管标准体系的总体架构,明确包括三大类标准:一是事前信用监管标准,包括信用监管信息的范围界定、信用承诺应用、信用报告应用等标准。二是事中信用监管标准,包括信用信息记录、信用档案、信用服务等标准。三是事后信用监管标准,包括信用惩戒对象认定、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标准。加快信用监管国家标准研制。组织召开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标准体系重要标准研制推进会,创新标准研制工作方式,动员有关省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参与。先后开展两批次信用监管国家标准研制,其中新制定《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实施指南》等9项标准,修订《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指南》等3项标准。目前,已形成《经营主体失信信息分类指南》等6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余6项标准研制正在积极推进中。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