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爷爷的医养时光:从“困境”到“舒展”的照护答卷
更新时间:2025-05-04 关注:4019
在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医养结合科的走廊里,78岁的许大爷正扶着护栏缓缓踱步,步态稳健,阳光掠过他舒展的眉头。但3个多月前的他,还因双腿乏力、认知障碍被困病床,连自主起身都异常艰难。这段关于“走出困境”的故事,既是一位老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蜕变,更是医养结合科“全周期照护”的生动注脚。
初遇挑战:行动与认知的双重枷锁
2025年1月17日,许爷爷因子女工作原因、自身失能及认知障碍入住医养结合科。 入院评估显示,他下肢肌力仅2级,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因阿尔茨海默病频繁在病区徘徊,多次试图独自搭乘电梯外出,安全风险高悬。 “第一次交接班时,爷爷对着电梯按键反复按动,眼神里全是焦急却又迷茫,像个找不到方向的孩子。 ”护士长闫琪回忆道。
科室迅速启动“安全防护+功能重建+情感连接”三维照护方案:在各通道安装智能门禁系统,设置24小时动态巡视岗;由医护团队制定“步态训练+认知刺激”计划,从床边坐立训练到助行器辅助行走,从数字记忆游戏到怀旧物品辨识,为老人搭建能力恢复的阶梯。
破局之道:从“安全防守”到“生命唤醒”
“锁住的是通道,锁不住的是对生活的渴望。 ”观察到许爷爷常长时间凝视窗外活动的人群,护士们决定打破常规——每日午后由专人陪伴他到户外散步。 首次踏出科室时,老人的手指因紧张而微微发颤,直到脚尖触碰到地面的暖意、耳畔传来鸟鸣声,他紧锁的眉头才渐渐舒展。
持续的陪伴催生奇迹:第1个月,他在两人搀扶下行走100米;第2个月,可独立借助助行器前行;如今,已能在走廊自主行走2000米,甚至会在护士站忙碌时静静等候,待看到医护人员稍闲便轻声询问:“你们忙完啦?那现在能出去走走吗?”这份主动的“等待”,正是老人对医护人员信任与依赖的温暖表达。
医养结合科:构建有温度的全周期照护体系
许爷爷的转变,源于医养结合科 “医疗为基、照护为核、心灵为魂” 的服务理念。科室打破传统养老界限,打造 “三位一体” 服务矩阵,为老年人提供立体化照护:
精准医疗保障
每周开展多学科会诊,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认知障碍等慢性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实现“床头—检查—治疗”一站式服务。医生在查房过程中,结合检查数据与治疗反馈,及时调整诊疗策略,确保老人在病房内就能获得全面的健康管理。
全时生活照护
照护团队严格执行每两小时一次的病房巡视制度,每日为老人进行两次血压检测。同时,提供 “七助” 服务,涵盖进食、洗漱、如厕、用药、翻身、穿衣及心理疏导等方面。针对吞咽障碍老人,定制专属软食套餐;病房铺设防滑地面,全方位保障老人生活的安全与尊严 。
照护的本质:看见每个生命的独特需求
在医养结合科,医护人员深知,真正的照护不仅是完成护理操作,更是关注老人的需求。记得有一次,许爷爷在散步时突然停下,盯着路边的一朵小花出神,护士便陪着他静静欣赏,直到他满足离开;还有当他记忆混乱找不到房间时,护士会拉着他的手,微笑着重复十几次“这是您的房间”。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构成了老人安全感的来源。
让晚年成为生命的“第二春天”
如今的许爷爷,每天最自然的动作就是站在护士站旁,静静看着医护人员忙碌,直到有人抬头问他:“爷爷,今天想出去走走吗?” 他便立刻笑着点头,主动伸出手——这双曾经无力的手,如今正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走向阳光明媚的庭院。
殷都区人民医院医养结合科用行动证明:当医疗照护与心灵关怀同频,当专业服务与人文温度共振,每个生命都能在晚年绽放新的光彩。这里的医护人员始终相信,最好的医养照护,是让老人在被守护中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在被看见中感受生命的尊严——正如许爷爷脸上日益灿烂的笑容,那是对“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暖”最动人的回应。
-
·河南省人民医院名医名家送健康义诊活动在殷都区人民医院顺利开启2024-11-27
-
·许爷爷的医养时光:从“困境”到“舒展”的照护答卷2025-05-04
-
·守护“心”跳的临时卫士——心内科临时起搏器,为生命续航2025-05-04
-
· 殷都区人民医院“五一”劳动节安全生产大检查2025-05-04
-
·殷都区人民医院妇儿健康管理中心孕期营养讲座圆满落幕2025-04-30
-
·殷都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护理团队开展健康与安全知识讲座2025-04-25
-
·【殷都区人民医院】医院版“种地吧”来袭!共赴一场春天之约2025-04-21
-
·殷都区人民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市长热线的表扬信2025-04-21
-
·一位中医大夫如何不用药物来治疗2025-04-21
-
·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志愿服务团基层行在殷都区人民医院顺利举行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