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跳的临时卫士——心内科临时起搏器,为生命续航
更新时间:2025-05-04 关注:1296
在与心脏疾病博弈的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当患者遭遇严重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等紧急状况时,每一秒的等待都潜藏着巨大风险。此时,临时起搏器宛如黑夜中的明灯,为脆弱的心脏保驾护航,成为心内科医生守护生命的“秘密武器”。
危急时刻的“救心先锋”
正常情况下,心脏依靠自身电信号规律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然而,当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先天性心脏问题导致心脏电传导系统受损时,心跳会变得过慢或不规则,致使全身器官因供血不足而“罢工”,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临时起搏器正是应对这类紧急情况的“救星”。它通过电极导线将人工产生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刺激心脏按设定频率跳动,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
安全高效的生命支撑
临时起搏器的安置过程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心内科医生通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等血管,将电极导线精准送入心脏,随后连接体外的脉冲发生器。整个过程快捷、微创,患者无需承受过多痛苦。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精细调整起搏参数,确保心脏以稳定的节律工作,直至患者自身心脏功能恢复,或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患者故事:重获新生
74 岁的王奶奶因意外骨折入院,本需尽快手术治疗。 但术前检查发现她存在严重心动过缓,极低的心率让麻醉风险飙升,随时可能心脏骤停,手术被迫暂停。
心内科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鉴于老人年事已高,身体耐受性差,经综合评估,决定为她实施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这场手术堪称一场精密的 “生命接力”。经验丰富的王云峰介入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下腔静脉将纤细的电极导线缓缓送入心脏,精准定位后连接体外脉冲发生器。整个过程仅耗时30分钟,随着起搏器规律的电脉冲发出,王奶奶的心率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监护仪上原本缓慢的波形也重新焕发生机。
术后,王奶奶转入心内科病房。 护理团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术后恢复的特殊性,制定了细致入微的护理计划。不仅密切监测她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还格外重视伤口护理——每日多次检查穿刺部位,确保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考虑到老人左腿骨折卧床易出现压力性损伤,护理人员定时为她翻身、按摩。同时,医护人员用温暖的话语缓解王奶奶的紧张焦虑情绪。
为了让王奶奶和家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医护团队为他们进行了 “一对一” 健康宣教。医生详细讲解临时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护士手把手教王奶奶的家人如何正确测量脉搏:“用三根手指轻轻按压这里,像数钟表滴答声一样数心跳,数满一分钟……” 同时,叮嘱他们避免让老人接触强磁场环境,如微波炉、电磁炉等,使用手机时要保持15厘米以上的距离。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指导下,王奶奶和家人逐渐放下心来,积极配合治疗。
共护“心”健康
殷都区人民医院由心内科经验丰富的王云峰主任介入团队与李江如护士长专业护理团队组成的“心脏护卫队”,为临时起搏器的安置与管理提供全方位保障。从术前的精准评估、术中的默契配合,到术后24小时严密的病情监测、细致的伤口护理以及耐心的患者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团队的专业与用心。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跳节律、生命体征,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监测脉搏等护理要点,让安心贯穿治疗全程。
如果您或身边的家人出现头晕、黑矇、乏力、胸闷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
·河南省人民医院名医名家送健康义诊活动在殷都区人民医院顺利开启2024-11-27
-
·许爷爷的医养时光:从“困境”到“舒展”的照护答卷2025-05-04
-
·守护“心”跳的临时卫士——心内科临时起搏器,为生命续航2025-05-04
-
· 殷都区人民医院“五一”劳动节安全生产大检查2025-05-04
-
·殷都区人民医院妇儿健康管理中心孕期营养讲座圆满落幕2025-04-30
-
·殷都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护理团队开展健康与安全知识讲座2025-04-25
-
·【殷都区人民医院】医院版“种地吧”来袭!共赴一场春天之约2025-04-21
-
·殷都区人民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市长热线的表扬信2025-04-21
-
·一位中医大夫如何不用药物来治疗2025-04-21
-
·河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志愿服务团基层行在殷都区人民医院顺利举行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