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拾贝

【张长水】初识安阳

2018-12-16  张长水  关注:4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

每次路过安阳,都是来去匆匆,无缘相识。恰逢“全国首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颁奖盛典在安阳举行,受赛事组委会之邀,我才得以静下心来,亲近这座久负盛名的文化古城。

11月17日是颁奖盛典的日子,我提前一天乘高铁抵达安阳,下榻在老城区的中原宾馆。下午仍然是报到时间,尚无正式会务安排,我便和一位文友搭伴,在宾馆的大门外闲逛。真不愧为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一问便知,附近即有古迹可访,安阳老城近在咫尺。

出大门向左走才不过十几分钟,一条小街横在了我们面前,从熙熙攘攘的客流判断,这里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眼前的这条老街是古城中心,现在已改作步行商业街。不宽也不太长的街面上,一座钟楼将其分成南北两段,脚下的这段石板路和两旁的仿古店铺,还隐约能看出旧时的影子;钟楼西侧,一条小巷向外延伸,东侧的古建民居,依然保留着固有的旧式格局。若不是眼前来来往往的商客行人,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么一座纤弱小城,怎能和国都相提并论?与来时路过的安阳新城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走出商业街,南端是一处十字路口。一株黑黢黢的大槐树粗粝挺拔,耸立在十字路西侧的马路中央,浓浓的墨绿色枝叶,浸染了落日余晖,给初冬的古城增添了几分神韵。在北方,古槐作为村庄的图腾,家家崇拜,人人敬仰,有槐树的地方必有人居。我虽然说不出这株古槐的准确寿龄,但从它的围度和枝干粗壮程度分析,古槐至少也得在六七百年以上。老城始建于后魏天兴元年,历经千载也未可知。此等古物,足以证明了这里的人脉之久远。

大槐树南侧的围墙不高,里边是一座古老寺庙。走在大街上,隔墙就能看见庙里的高塔。请教当地人,他们说,此塔名叫“文峰塔”,始建于隋代,是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古庙面南背北,青砖灰瓦的门楼上,一幅牌匾映入眼帘,上书“安阳天宁寺”。天宁寺?北京的二环路旁,也有同样的地名寺名,文峰塔的造型,也与家乡的许多古塔有相似之处。安阳与北京同为古都,肯定会有某种关联?我不懂佛教,不敢无端揣测,只得细细观瞻。

清晨起床,拉开厚厚的窗帘,虽然还隔着玻璃窗,即刻感觉清新舒爽。仰望天空,淡淡的浮云即将散去。俯视下面,院子里湿润光洁,积水尚存。呵呵,只顾昨日疲劳,早早鼾然入梦,原来下了一夜雨······到了吃早餐时间,与会人员陆续来到餐厅,一位当地组织者笑着说:“安阳的雨水不大,昨晚的雨,该是对各位老师最好的欢迎呢!”

颁奖盛典在中原宾馆举行,组委会经过6个月的征稿选评,所获奖项各有归属,台上台下掌声热烈。为我颁奖的嘉宾,是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郦道元山水文学奖评委会主任、著名作家石英老师。他站在台上笑容满面,伸手向我表示祝贺,然后把奖状、奖杯一一递到我面前。作为一名普通文学爱好者,一篇微不足道的小文,能得到文学前辈的热情鼓励,我的心情格外高兴。随后,石英老师的即席讲话,更使我耳目一新。在以往的会务当中,无论是他人的即兴演讲,还是撰稿发言,其中虽不乏华丽之词,却很少能展现出文学风范。石老的讲话,让我听到了中华文化的语言之美,文字之妙,让我感受到一位散文大家的宽阔胸怀。从北京来安阳参加盛典的人员中,除了北京市写作学会的代表,再就是石英老师和我。作为同城来客,颁奖大会结束后,我立刻请组委会工作人员陪同,登门拜望了老人家。

此次来安阳参加颁奖盛典,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增添了写作信心,也同时满足了许久以来,我对安阳古城的期待。接下来的参观游览,处处都能体现出古都文化的厚重与不凡。

——殷墟,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它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内有大量的青铜器、石器、骨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为迄今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博物馆的整体造型,由字坊、主题馆、仓颉馆、科普馆等建筑组成,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

——岳飞庙,又名精忠庙、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汤阴城内建造的祠庙。“忠”“孝”二字,分列于街边的大门两侧。殿内威武的岳飞塑像,与台阶下面的奸臣跪像,形成强烈反差。庙群建筑古朴精湛,殿堂雄伟,亭廊秀丽,院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

——羑里城遗址,为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监狱。当年,文王姬昌在此,被纣王“画地为牢”,七年著成《周易》一书,“文王拘而演周易”这则典故就源自于此。景区内,碑刻、古柏遍及庙院。文王庙、吐儿冢、演易台等景物,再现了文王于此间的一段苦难经历。

三天时间虽不能遍访安阳,却足以能感受古都的文化之重。“全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颁奖盛典在安阳举行,不难看出组织者的精心策划。安阳人的热情好客,古都的灿烂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印象。依依惜别的那一刻,我不禁心中默念:安阳,我还会再来!

初识安阳

作者简介:张长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北京市房山区作家协会会员。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有多篇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登载于报刊杂志。

 

我要评论

爆料平台

扫码关注315消费文化网
新闻热线:13401086968
邮箱:kjxxb2008@126.com
欢迎网友投稿爆料

视觉焦点

意见建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