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

行医五十载 汗水写春秋

2022-12-24  关注: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


行医五十载 汗水写春秋

记安阳市北关区彰东办事处西六村的乡村医生阎书生

行医五十载 汗水写春秋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守护着当地村民的健康,勤勤恳恳不敢懈怠;他也是一名执着的医生,50年来不曾想过离开,他始终坚守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他就是安阳市北关区彰东办事处西六村的乡村医生书生,书生不仅是村民心中的好医生是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书生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医生,读小学时,村中赤脚医生的爷爷十分羡慕和敬佩每当爷爷出诊时他总是抢着帮忙背药箱,有时爷爷看病忙不过来时,他就在爷爷的指点下帮忙拿拿药,因为他觉得当一名医生是十分光荣与自豪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7月,中毕业的他正式成为大队合作医疗队的一名乡村医生。勤学好问的书生白天在卫生队工作,晚上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习医学理论药理药性。

我的爷爷是新中国第一代“赤脚医生”,一名老乡村医生记得小时候,不管病人或家属多晚来家敲门,爷爷都会立马起身去给病人看病,这种精神值得学习。从记事起,每当春节家家户户鞭炮声不断,全家人围绕一桌看春晚的时候,我家却迟迟不见动静。这种失落感萦绕着我的整个童年,等到自己也背起药箱终于明白其中蕴含的深意。在阖家团聚与责任面前,我的爷爷选择了责任与坚守,在爷爷的熏陶下我也选择了责任与坚守。书生说。

“乡村医生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并非易事。”闫书生说,很多老百姓仍然是老观念:治病必须要打针,便宜药不如贵的管用。但他一直以来的服务宗旨是实事求是,不坑人也不糊弄人,能用便宜药一定不用贵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增加乡亲们的经济负担。为此,即便有老百姓不理解,他也坚持原则,通过疗效来说服患者绝不让老百姓多花一分钱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村中还没有硬底化道路,书生每天出诊都是靠步行,药箱是他形影不离的行医家当。一条条乡间小道不论春夏秋冬都见证了他不畏严寒、不惧酷暑为老百姓生命健康来回奔波的历程。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村里的青年都外出打工了。如今,留在西六村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其中不少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等疾病。西六村六自然村,哪个患者该复查了,哪个患者兴义上门医治了书生心里都是一清二楚如数家珍,从未懈怠过。

记得那时2019年9月13号的上午,我正在看病,突然进来一个人看着我说,“你是书生医生吗,赶紧给我的父亲看看吧”.......。后来经过了解才得知,该患者叫郑兵来自郑州管城区。患脑血栓已经多年,跑遍了大小各个医院都不见好转,就在放弃治疗时听朋友说安阳市北关区彰东办事处西六村有叫闫书生的村医治理脑血栓可神了,不管什么疑难杂症都就是药到病除,所以他们就慕名而来了,书生回忆说。

西六村后王庄的于改娣脑栓死,上下脑失灵,经过多次治理都不见好转,后来经过书生的精心治理很快就有所好转,不到半个月就恢复正常了而且还没有留下后遗症。于是,于改娣的家属逢人就夸,说书生医治有方、妙手回春、医技高强。

汪家店的宋艳红,患有嘴眼歪斜,用了许多药不见效,无意中得知书生在这方面医术高强就报着试试的态度找了书生。经过书生的中西结合治疗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很好的医治,高兴得宋艳红家属握着书生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王步高患有严重的偏瘫及心脑血管病医院下达了三次病危通知书,王步高迫不得已只好出院。病人家属怀着一线生机找到书生书生运用中医理论辩证治疗,同时,加强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尽可能地转移病人对病症的注意力,让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疏导。用药一个疗程之后,王步高逐渐好转起来,经一个多月的调理后,病人居然可以拄着拐棍下床行走了,村里的老百姓都认为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称阎书生就是一个神医,能起死回生,简直就是“华佗在世”!

   一位正在输液的患者对笔者说,“我们村里的人不管谁生病都找书生,因为找他看病不但药到病除关键是放心。他这一辈子都在为村民看病,他不但医术好,而且还为人正直,对待病人也是一视同仁,他能把每一位病人都能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用药打针都是实实在在。有时候,病人看病没钱,他也不在乎,我们都非常喜欢他也很拥护他,因此他在村里的威望很高”。在书生看来,医者父母心,遇到病人就要全力以赴去救治,没有任何理由来推辞。救人一命胜过七级浮屠,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就应该全心全意治病救人,这样才对得起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

当问起书生在行医50余年中是否有患者打欠条时,闫书生说,因为不少村民生活困难或是特殊情况,拖欠医疗费也是常有的,但闫书生还是坚持先诊疗后付费,因此导致有些医药费几年、十几年还未结清但他对此事从未放在心上“有的乡亲确实困难,但有病不能不呀!闫书生如是说。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闫书生一直以来都是直接面向病人,深刻感受到诊疗水平提高对病人的重要性 为提高诊疗质量,确保村民小病不出村,花小钱就能治好病,书生自加压力,苦下功夫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向有一技之长的前辈同行虚心教。50年里,书生挤出时间去参加进修培训,去临床跟班请教,先后参加进修班二十余次。在实践过程中,书生结合病人的病情,在医学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方面的疏导,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医治偏瘫等疑难杂症的问题凡是找书生看过病的人都说书生的本事比大医院的医生还要强一些。再者就是很多病人和医生不是乡里乡亲就是朋友相互介绍过来的因此也都彼此相互间信任,加上对症下药,用心治疗,就出现了所谓的奇迹。其实,如果医生全身心地为病人着想,病人又特别信任医生,奇迹就会经常发生认识闫书生的人都认为,阎医生全身心地为病人着想,能够做到分型辩证、对症下药,特别是在医治偏瘫等疑难杂症上更是医术高超。

阎书生说:“不论是在做人的准则还是在从医的职业素养上,我都很佩服爷爷,从爷爷起,我们家已经三代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现如今我的外孙也学医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能帮助到别人,自己受苦受累也会感到很快乐!”这应该就是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最好诠释吧!

守护好乡亲们的健康,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是阎书生终身不变的信仰,他一直以来是这么做的,不禁让人肃然起敬、由衷地钦佩和折服!李献昌

 

爆料平台

扫码关注315消费文化网
新闻热线:13401086968
邮箱:kjxxb2008@126.com
欢迎网友投稿爆料

视觉焦点

意见建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