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本草为依 守护健康——记乡村医生陆建中

2020-04-28  关注: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

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方显国士本色,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等中医药领域专家齐聚武汉,“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为重要救治手段。中医药以良好的效果,成为抗击疫情的利器,古老的中医药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由此,我想到了一位传承中医的乡村医生、江苏省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获得者陆建中。

本草为依 守护健康——记乡村医生陆建中

师承名中医 渊源深厚

陆建中的外公顾养和是南通地区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中医。他潜心研习《千金翼方》、《饮膳正要》等医书,悬壶济世六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深受人们敬仰;他推崇“辩证论治”,得到同行一致认可;他创办的中医养生坊,福泽乡里,受益者宋卫民入伍后运用此法为部队巡回医疗作出贡献,受到表彰;他培养的徒弟有的成为医学专家,原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顾达聪在其医术著作《辨证施治七言歌》一书的前言中就写到:“幼年随叔父、名医顾养和先生承传家学。”

陆建中从小生活在外公身边,耳濡目染外公给人看病治病,这不仅激发了他的学医愿望,也为他学医打下了坚实基础。聪明好学的陆建中自然得到了外公的宠爱,高中毕业后便正式随外公学医。1979年,年仅18岁的陆建中被推举为大队“赤脚医生”参加培训,从此,身穿白大褂、肩背小药箱,行走在治病救人的乡村道路上。在外公的指导下,陆建中如鱼得水。当时西医盛行,中医受到压制,传统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诊断速度比不上西医的抽血化验、打针挂水快。大队卫生室不设中药柜,开具的中药处方,往往要费不少周折才能配好。中医渐渐淡出人们治病需求,加之随着原有中医药从业人员西化,经验丰富的老年中医相继去世,中医的生存面临困难。作为中医传人,陆建中很是无奈,一方面他继续以中医方法治病,另一方面适应大方向,学习西医知识。寂寥的乡村,陆建中常在灯下研读《黄帝内经》、翻阅外公顾养和的治病笔录,学习《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书刊。充满青春活力的陆建中,不畏艰难,刻苦钻研,在实践中巧妙地把传统的中医与新兴的西医融汇,内外兼施,摸索出一条实用有效、因病制宜的治病门道。接待患者,他总是温和地问长问短,搭脉听诊,注意观察,俨然有其外公传承的风范,而听诊开药的治疗手法上又有西医处置的简练,特别是在乡村常见病的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独特有效的诊治方法。静脉曲张、痔疮、老烂腿等顽疾,陆建中采用萎缩治疗法,可谓一针见效、远近闻名。乡村卫生室设备简陋,药品简单,但一般的腰疼颈痛、伤风咳嗽之类的常见病症,村医却诊治得多,临床经验多了,治疗效果也好。1985年,大队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赤脚医生”经过统一考试,陆建中又成为乡村保健医生。无论是“赤脚”,还是“保健”,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误,用最低的费用,为村民治好病,陆建中始终守护着村民健康。

准确诊断,对症医治,是治病的关键。陆建中凭借扎实的医学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患者。石港镇花市街村有位病人,大医院仪器检查报告为胆囊毛糙,胃镜查是胃炎,住院治疗两周多,效果不大。家人暗以为是不治之症,便将病人弄回家中。适逢陆建中在附近出诊,被请去看一看。经仔细检查,陆建中诊断为剑突软骨综合症,果断采用针刺疗法,仅两次便为其治愈。刘桥镇苏池村20组的杨文兰突然腹痛,到某医院治疗一个多月,未能确诊。其丈夫找到陆建中,询问交谈中得知她家中的料酒是用一把老锡茶壶装的,陆建中建议他让医院化验一下是否铅中毒,一查果真如此,此后挂了几天水就出院了。《黄帝内经·素问》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陆建中在诊断上可谓细致入微。


神奇小针刀 手到病除

针灸是中国传统特色疗法之一,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就有九针的详细描述,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2010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中医的陆建中自然对其格外重视,之前靠自学摸索,然而“百穴易得,针术难求”,不少医书上只给出下针穴位,手法甚少,针法历来是身传临教,好在外公生前指点不少。针灸疗法如魔术般神效,令人叹服。刘桥镇苏池村22组的顾美云干活不慎扭伤腰,疼痛难忍,陆建中医生两根银针扎下去后,患者就直起了腰。

在针灸基础上发展的小针刀是陆建中治疗关节骨病的绝活之一。

针刀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从二十世纪八十年开始推行的这种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发展成为针刀学科。1997年,陆建中报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针刀培训中心学习。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培训囊括了多种类型针灸法、康复理疗等中医专业课程,名家大师授课,当面答疑解惑,受益匪浅。陆建中带着满钵“真经”回来,桌上放着经络穴位的人像模型,墙上挂着人体经脉穴位示意图,他把人体的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等穴位熟记心中。为了找准穴位,他曾多次在自己身体上点穴下刀,切身感受。陆建中说: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小针刀是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这是在古代九针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手术刀的技术而形成的。小针刀的前端为刃,不仅能刺,还能切割。通过对痛点进行分离或切割和铲除,能在几分钟内疏通痛点。

前几年,我得了肩周炎,右手不能上举,脱衣服艰难,睡觉时不能侧睡,受到一点挤压和风寒就疼痛,夜里也会无端疼醒,这种疼痛非常折磨人。去大医院做过检查,拿回两瓶药,吃了效果不明显。后来又到医院作理疗,做了几周,依然不见好转,只能放弃。有人介绍了陆建中医生的小针刀治疗,本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来到了通州刘桥镇苏池村陆建中医务室。陆医生问过情况,笑着说:“你这是肩关节软组织黏连,给你做两次应该就会好了。”他让我脱下上衣袖,在肩膀上下不断捏提,不时问我痛不痛,有时一按就疼得要命,有时按下又不疼,摸过两遍后,他拿笔在痛点做好记号,然后扒开一枚银亮的小针刀。这针刀比缝被针粗一点,另一头是扁扁的刀口。打过麻药、痛点消毒,陆医生聚精会神地“下刀”了。当针刀插入骨络的瞬间,我感到有些胀痛,片刻后胀痛减缓,却听到了刀刮骨头的轻微响声。反复几次后,陆医生拔出针刀,擦了擦汗,轻声说“好了,过一周再来针治一次”。就这样,经过两次小针刀治疗,肩周不疼痛了,手能举了,肩膀彻底甩开了,几年来也未曾复发。通过治疗,我亲身体验了小针刀的神奇效果,也感受到了陆医生妙手仁心。

本草为依 守护健康——记乡村医生陆建中

中药穴位贴敷 绿色高效

中药穴位贴敷是陆建中医生的又一新型疗法。

穴位贴敷,又称为中药透皮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外治疗法。它的理论依据是中医的“调节经脉、平衡阴阳”。穴位贴敷疗法药物不经过内脏,不受消化系统影响,通过经络直达需要给药的部位,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绿色有效,减少患者的诊疗痛苦和身体伤害,且不间断通过皮肤吸收到达病灶,比起常规的打针吃药输液更方便安全。在这次支援湖北武汉抗疫过程中,江夏方舱医疗队根据病人身体情况辨证施治,有针对性地为病人进行肺腧、大椎等穴位贴敷,缓解了新冠肺炎患者相关症状。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支援武汉肺科医院时,提出的穴位贴敷疗法也受到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广。

身为岐黄传人的陆建中对贴敷早有了解,2012年他又自费参加了系统学习培训。药膏是他亲自调制,根据不同的病情、年龄,对症下药。望着橱柜里摆放着的几百种中草药粉剂瓶,我一脸茫然,陆医生却得心应手,片刻功夫一贴药膏调制好了。在多年临床诊治中,他的中药穴位贴敷取得了显著疗效。2019年,陆建中以穴位贴敷技术治疗缓解小儿咳嗽、肺炎咳嗽、哮喘、小儿呕吐、小儿腹痛、小儿腹泻等病症的技术,经过专长陈述现场问答、疗法技能操作、药物辨别、专家审核,获得了江苏省中医技术专长医师职称,这在南通地区掐指可数。

在陆建中医生一叠叠病历资料记录表中,我随意翻出一例,这样记录着:姓名朱X航,男,5岁,住石港镇金庄社区,病情描述:患儿3天前受凉引起发热、咽痛、咳嗽苔薄黄,在家服药治疗无效,前来求诊。体温38.9℃,精神萎靡,咽红,两侧后桃体Ⅱ度肿大,咽喉壁见淋巴滤泡增生,舌苔黃厚,舌尖红,两肺呼吸音粗重,未闻干湿锣音,2天未解大便,余无特殊。中医诊断:乳蛾·风热犯肺·肺失宣降。治疗方案:治则·疏风散热·利咽宣肺,1、选芒硝、鱼石脂、射干、山豆根、桔硬贴双下颔;2、选桑叶、菊花、桔梗、连翘丶杏仁、石膏贴膻中;3、选大黄、冰片贴双涌泉;4、贴敷期间忌食辛辣·鱼虾发物。治疗效果:连续贴4天痊愈。每一份病例都记录详尽,这是陆建中医生严谨的医风。

起死回生,是古人对医术的溢美之词。新联镇长安村70多岁的徐美玲还真是陆建中医生从“鬼门关”拽回来的。当年徐美珍患面部带状疱疹,侵犯了三叉神经,大小医院看过,仍疼痛不止,患者几天不吃不喝不能言语,家人已悄悄准备着后事,后经人介绍来到陆建中处,陆建中采用中药外敷和针灸治疗,让患者转危为安,经过十天精心治疗,基本治愈,患者和家人感激涕零。

贴敷外治应用面广,疗效优秀,但陆建中医生却有四个慎用:病情凶险、来势骤及、症候复杂危重的病人不用;小儿皮肤较嫩,用量要小,贴敷时间宜短;一些刺激性较大或辛辣性的药,对皮肤刺激性大,会引起皮肤发红发痒甚至引起疤痕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乃至停药;皮肤过敏者不宜使用。陆建中说:“病人信任我,我更得对病人负责。”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陆建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一师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这是陆建中追求的至高境界。


从青葱年华到鬓染白发,从“赤脚医生”到服务型村医,40多年里,陆建中看好的普通小病不知多少人次,就是疑难杂症,也难以计数。不光是本村的人有病要找陆医生,别的村镇、外县市省也常有患者慕名而来。陆建中家中的墙壁上挂满了一面面锦旗、感谢信,他的名字也早已飞入乡间千家万户。

时光在变,生活在变,然而不变的是陆建中医生忙碌的身影和对中医的执着,今年已是58岁的他依然坚守在乡村一线。在谈及中西医差异时陆建中说:“这次抗疫考验了整个医疗界,却也为中西医结合带来一次难得的相加、相融。中医治病是全方位的,这和西医大不相同,比如西医的炎症,中医称为火,治法上中医要综合考虑,全方位调理,达到治标治本。”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经历了艰难,经历了感动,中医的“清肺排毒汤”,扶正祛邪,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优势。南通精华制药集团的传统药品磷酸氯喹和王氏保赤丸也成为抗疫药品之一,并支援到了国外。陆建中看到这些信息,一脸的欣慰。“我年龄快到花甲了,但传承中医,为村民治病,我一直坚守,不会退休。”

村医,一个辛苦而高尚的职业,现在有些青黄不接,村医中坚守中医的,或者说中西医结合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坚守,默默奉献着平凡人的价值,陆建中医生继续前行着。                

本草为依 守护健康——记乡村医生陆建中

作者:冯金林,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现代文学艺术促进会副秘书长。著有散文集《寸草情深》《乡韵情长》、长篇小说《风中一片云》。




                                                                             

        


 

我要评论

爆料平台

扫码关注315消费文化网
新闻热线:13401086968
邮箱:kjxxb2008@126.com
欢迎网友投稿爆料

视觉焦点

意见建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