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谦|老相片里的青春密码
更新时间:2020-07-31 关注:154
今晚在书房翻书,无意中翻看到学生时期的老照片,看罢,放下,放下又拿起。那些青春焕发的岁月从未能从指间滑落,张张搁压在心底。
又逢毕业季,我星宿的轨迹方程还仿佛在韶光中求解。
露往霜来,这每一张老照片,都会打开一个回忆的密码,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忘却中重新拾起。尽管我们每天都享有快乐的时光,可是在没有你的地方,从未离开过关于你的消息。
感谢互赠的照片让我们拥有回忆,如果没有这些老照片,这些酸酸甜甜的往事就早已随风而逝了,再也不能被岁月发酵成烈酒,我们的人生便没有了更多的味道,何来弥漫诗情的岁月。
青春是最绚烂的,也是最幸福的。耽于回忆,青春就难免会退色。
青春是珍贵的,但珍贵的东西不一定就很精美,就如同这些老照片,虽不精美,但每一张都是一个个故事,它们时时在心里发酵。
有人说,最好的事,莫过于流年逝水的岁月,因为心里一直珍藏着旧人,旧事,旧物;因为你能够持久珍藏的东西一定很珍贵,并且经得起时间反复地冲刷和漂洗,即便在曲折的生活里兜兜转转,它依然能够陪你坚强地走下去。
母校,就是青春所在,是我们回忆的矢量。弹尽键盘也复述具细。
夏天的云,舒卷聚散,隐现自如。风灌进窗子,恰巧吹得那本日记哗哗作响,这是在朗诵追忆往事的诗。
老照片和日记并在泛黄中闪现的却是芳华,记载和刻画的却是青春的密码模板,回忆会将它转录成诗篇,克隆我们的韶华。
一律素颜的照片,单调的黑白,演绎着我们红色的年代。
军帽下真挚的眼神,中山装里清瘦的身躯,灵动一身的明媚,款款来到我们的跟前,面对乡音无改鬓毛衰,我们却难读懂满脸的沧桑。
银槐树婆娑的影子永久地印在学校的矮墙上,引出的故事很长。这些互赠照片,在我们那个年代和那个地方,一般只有同姓才相赠,若是异性,肯定是有意思了。
那时照一次像和多冲洗一些相片,算是一种透支和奢侈,所用的花费足够一两个月的伙食费!我们买不起相册,就把照片贴在笔记本上方,再互赠留言,尽管只是“友谊地久天长、祝你成为社会的栋梁、为实现四化建设增砖添瓦”等等,却是多么的真诚。
一张张青春稚气的脸庞,那是书的沁香灵秀,在折柳绿荫的时光中回首,回到葱茏年华,回到激情高歌的岁月,再次找回互递真挚的眼神,不要把只身单影留在操场上。
我们付出的,只想得到最基本的,而生活却给了我们最美满的。就像一张照片,方寸里何只是凝结着老同学的真挚感情,还有父母的血汗。
君不见父们母汗滴禾下土,几背烧柴,几捆山草,搓线织成几张席,又不见摆摊叫卖的换凑钱。
钱是金贵不经用的,父母们除了给我们吃饱穿暖和让我们上学外,似乎一切都是奢侈,就像这些照片,是毕业前最后一次狠心向父母要钱照的,仅互赠作纪念而已,可是却丰润了我们以后的生活,成为我们感情的源泉;尽管有的同学站在引人注目的舞台上,可是这些看似荣耀的东西,都会在开始后成为历史,与老照片相比,总有说不出口的狂恣。
记得一位我尊敬的作家说:“不可预演或重复的生命过程,只能借助渐行渐远的回忆,以慢镜头回放的姿势,虚构或塑造曾经熟悉的场景。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开始与结束,哪怕将所有成败荣辱放在烟云之上,依然会显得轻浮,或者空洞得不着边际”。是啊!往事如云烟。
但愿青春驻足在寒窗下,再看看秉烛夜读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搜不尽枯肠不而搁笔,独步曾经的梦境。
自律的晨练和黄昏苦读的热度,感化不了子夜冻结在石棉瓦上的清霜,驱逐不走吹醒梦乡的冷风,令你抱着被子挤在一张床上取暖。
放下捧着书本的手,第一次握住你锦年芳华的手,没曾想竟是握别!人曾站在对面,忽而各自天涯海角。青春年轮从此碾过门槛,终归只剩回忆。
生活也不是照片,生活也不是诗,因为曾经在一起的青春年华,生活便有梦想,照片有了诗情画意,青春不再,这一场相逢,一场难忘总是绾结在心房。
人生的旅途往往是在青春期就分道扬镳了,没有人能改变纵横交错的巷陌,也没有设定好的路径,朦胧中,最终将成为岁月的过客,那些辛酸苦痛,演绎成的坚强,那些历历在目,放之不下的铭心刻骨,都被时光老人揉成了回忆。青春不是用来惊艳光的,青春是意气风发的,是风彩依旧的。
悠悠岁月,谁都可以放下陌路擦肩的人,即便路径相同,心路却不同,唯有心路相同的人,方可殊途同归。
方寸照片,在我们相互想念的时候,能言语,能应和;爱恋的时候,你不躲,我不藏;再见的时候,待我六十花甲,许你岁月悠久。
一起悠然散步,不问沧桑,不问悲欢。只听听那清风掠过耳畔,看看树上的鸟儿等待月光。家里才有暖到心底的诗行,学校里只有情谊浓醇的过往,背井离乡的路上,照片里散发着的陈年芬芳。
夏风又进窗,那个毕业的季节却不会再来。蓦然回首,岁月流逝,真情依旧。记忆如天上月芽儿,勾起了丝丝离愁。
当走过风雨,走过毕业季,用照片验证沧桑,记忆深处的这一程人生之路,莫迷梦曾经的浪漫青春,莫牵惹故人几多的情柔……
2020年 毕业季
作者简介:
三多山人,本名冯永谦,云南昆明滇池畔人。书香世家,执业医生,综合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师,近年致力于汉语语言文学追求。受携为西散南国文学策划、南国文学社-南国红豆诗刊执行主编、《百姓作家》副主编。笔耕不辍欠殷实;一台电脑,一支笔,一本书,一群朋友,一个花园,聊慰生活。书画、照片即兴诗见长,擅自然、历史、人文、风土、往昔故人札文,故有情节诗人之雅号。近年始创作品。
-
上一篇:卢小夫|赋记今朝
-
·陈才生 | “老树新花,故纸新画”——谈王兴舟的读书观2024-08-27
-
·诗意人生的感悟与吟唱2024-08-30
-
·【视界晨报】“寻福记”名家漂漆书法与植物画非遗作品展在福州成功举办2024-08-25
-
·陈宝璐|于最美的秋天里,收获岁月的深情(美文)2024-08-25
-
·瘦石先生词十首2024-08-22
-
·【实力派作家】屈光道|谷雨云诗六首2024-08-22
-
·河南安阳:殷都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开展“中医科普大讲堂”活动2024-08-21
-
·【视界晨报】热烈祝贺孙喜民被山东省散文学会吸收为会员2024-08-20
-
·【视界晨报】李士文|诗词三首2024-08-20
-
·【视界晨报】安阳仁康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庆祝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活动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