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张春河书法艺术张春河. 别署和之,号和斋。山东阳谷人,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后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文化促进会国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现代书画网常务理事,漱玉印社社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卫视总台国际书画研究院理事。其书法作品参加全球华人“和文化”文学艺术大展和国家及省市展览并获重要奖项,多幅作品发表并被有关机构永久收藏。 品评张春河大篆书法艺术 雨润 张春河的大篆书法艺术,无疑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独特的艺术视角。在他的大篆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古朴而又生动的气息,这既是古文字的魅力所在,也是张春河先生个人艺术修养的体现。 大篆作为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独特的线条和结构,要求书法家既要有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又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张春河的大篆作品,正是这样一种完美结合。他不仅在笔法的运用上炉火纯青,更在字形的构造上大胆创新,使得每一个字都仿佛有了生命,跃然纸上。 从用笔的角度来看,张春河的大篆作品笔力遒劲,线条流畅而又不失刚劲。他的作品既有整体的和谐感,又不失局部的精彩。这种对用笔的精准把握,使得他的大篆作品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 在字形的构造上,张春河更是展现了他的独到之处。他并非简单地模仿古人的字形,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字形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和创造。这种创造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基于对传统书法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因此,他的大篆作品既有古意,又有新意,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此外,张春河的大篆作品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他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注重形式美,更注重内涵的表达。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的来说,张春河的大篆书法艺术是一种既传统又创新的艺术形式。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书法功底,将大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责任编辑:靳朴)2024-06-19 -
山东张春河书法艺术张春河 别署和之,号和斋。生于山东阳谷,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中国文化促进会国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现代书画网常务理事,漱玉印社社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书画艺术院副院长,香港卫视国际书画院高级研究员,山东发展艺术中心主任书法家。其作品参加全球华人“和文化”文学艺术大展和国家及省市展览并获重要奖项,多幅作品发表并被有关机构永久收藏。 (责任编辑:靳朴)2024-06-18 -
翰墨丹青写春秋 豫北书画绘辉煌6月7日,为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搞好书画艺术学习、培训、交流、提高,河南省华夏文明促进会豫北书画院在安阳成功举行会议。会议就部分职务进行了任命。 王家顺主持会议 会议任命王春杰、郭海吉、任为民、荣炳星、王文学、王成明为顾问,杨万鹏、王涛、李志民、刘贵生、赵红军、魏连生、林膑、任令东为名誉院长,赵力志为院长,王建国为执行院长,王家顺为常务副院长,李辛卯、吴云安、李其全、常铁笔、刘秀红、乔玉英、方金英、乔金才、申梁斌、胡幸福、胡海防、王亚光、刘传红、郭海平为副院长,刘秀梅为秘书长。 王建国讲话 新任执行院长王建国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将不负众望,努力提升书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其他地区书画院的交流与合作,并期待与大家一起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赵力志讲话 院长赵力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这个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使命。他表示将不负众望,带领书画院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赵力志还对书画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表示将带领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豫北书画院将会在华夏文明促进会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更大的贡献。2024-06-09 -
著名书法家赵治中:翰墨飘香 文心独运赵治中,男,1963年8月生,河南安阳人,中共党员,经济师。现为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书画学会会员,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文峰分会会长,安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万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河南省富森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河南省物业管理协会会员单位、安阳市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他自幼喜欢书法,他深知书法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方式,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追求的独特方式。因此,他花费大量时间临摹王羲之、米芾、赵孟頫、吴让之和邓石如小篆、甲骨文等作品,这些大师的作品不仅提高了他的书法技艺,更加深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热爱。经过长期的临摹和创作,赵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擅长行草书体、甲骨文和小篆,每种字体都流露出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行草书体流畅而有力,甲骨文古朴而神秘,小篆则精细而典雅。每一种字体都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和精湛技艺。 赵治中的艺术成就和贡献,不仅在于他的作品和技艺,更在于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传承。他积极参与各类书法活动和研究,致力于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普及,在国家教育部书法和等级考试中,取得了七级优秀、九级良好的成绩。作品多次入展参加中央、省、市大型书画展,作品在两省四市“宜昌市、荆州市、开封市、安阳市”入展作品、入选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第一期中原书画名人特刊、河南省书画学会“不忘初心,出彩河南”入展作品、安阳市“中原银行”杯入展作品奖,多次在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组织的“喜迎二十大丹青绘安阳”“笔歌墨舞醉重阳”重阳节书展等各项活动中荣获大奖。他所撰写的书法作品被安阳市图书馆永久收藏。 (中媒文化融媒体中心)2024-04-28 -
光耀华夏:画家王志成迎新春网络作品展著名画家王志成创作时拍摄 新春时节,著名画家王志成携手网络展示其杰作,展现光耀华夏之美。王志成,河南安阳人,擅长国画,神来之笔,细腻入微,栩栩如生。其人物画独树一帜,周易山水画恢弘大气,令人叹为观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谷子的艺术世界,感受春风畅意,品味传统之美。 著名画家王志成参展作品 王志成,号金谷子,河南安阳市人,是安阳市美协和书协会员。他自幼酷爱书法、绘画,1994年毕业于安阳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潜心修行十余年,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绘画经验。他赴中央美院进修,师从著名画家刘步蟾,后又得到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韩敬伟、陈辉等老师的指点传授。 著名画家王志成参展作品 王志成擅长国画,作品涵盖周易山水、人物、大写意花鸟等。他的人物画细致细腻,娴熟运用古法十八描技法进行创作,栩栩如生,仿佛能够跃然纸上;而他的周易山水画,则展现了北方画派的典型特征,雄伟大气,气势磅礴,令人心驰神往。 著名画家王志成参展作品 在王志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意之妙、自然之美,仿佛置身于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壮丽。他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著名画家王志成参展作品 此次网络作品展,将汇聚王志成近年来的优秀作品,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欣赏到这位画家的艺术成果。王志成的荷花画作品备受艺术界和收藏家的推崇,被誉为当代荷花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端庄大气、潇洒自如的笔墨,展现出荷花的高贵典雅和清新脱俗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晨曦中,聆听荷叶摇曳的声音,感受到清风拂面的惬意。 著名画家王志成参展作品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细看王志成的作品,就像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到千年文化的沉淀和传承。他的笔下,每一幅作品都仿佛是一个独特的传说,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这个充满现代感的数字时代,金谷子的作品如一股清泉,让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著名画家王志成参展作品 春风吹拂着画卷上的山水,那是一种独特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王志成的作品不仅传承着历史的积淀,更融入了他对生活与自然的感悟。每一笔每一画,都透露着艺术家内心深处对美好的追求与表达。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金谷子的春风画意,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幅画中,享受那一抹春风的清新和自由。 著名画家王志成参展作品 在这个美好的新春时节,让我们一起欣赏王志成的网络作品展,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共同庆祝光耀华夏的美好时刻!愿我们在王志成的作品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启迪,共同迎接美好的春天。 著名画家王志成参展作品 王志成,号金谷子,河南安阳市人。现河南安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安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周易新闻网国学书画艺术顾问、中医药文化网书画艺术栏目顾问、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化艺术顾问、中国教育电视台《光耀华夏》文化艺术顾问。(许顺喜 郝红利)2024-03-23 -
【中大视界】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黄魁生书法作品赏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黄魁生书法作品赏析 黄魁生。字超然,号龙洞山人、九梅村村长。斋室名:九梅村。河北省武安市东梁庄村人,大专文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某部司令部参谋、中共武安市纪委常委、武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武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武安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现为中国花卉协会会员、梅花腊梅分会会员、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武安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武安市摄影家协会艺术顾问。 魁生自幼秉直刚烈,襟怀豪迈,酷爱书法艺术。初由书法家李英才先生发蒙,在京服役期间曾受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李铎老师指教。后毕业于江苏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进而对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美学和技法进行了系统学习研究,日有进境,所获非浅。其作品在1983年至1990年间,先后获得了全国书法大赛一二三等奖。被分别载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台湾《新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辞书,另载入《武安县志》《武安市志》、《武安文学艺术人物录》、《武安市当代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选集》等,武安电视台《洺河话语》栏目、武安市旅游音乐广播电台《名流会客室》、邯郸电视台《我们邯郸》栏目和《河北法制报》《燕赵都市报》《邯郸日报》《邯郸市报》及《视点人物》杂志都分别播(刊)发了对他的专题采访。 魁生习书强调“重传统诚入勇出,随时代觅我塑我”,作书不尚时习,恶以媚态娱人,敬畏传统,遵规守法,善于留,谨于放。他上溯篆籀,下逮隶分,工隶兼习草书。其隶书初学《曹全碑》《张迁碑》,后对《石门颂》用功最深。草书学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京服役期间,得古印竹纸《草字汇》全卷,又在琉璃厂古旧书店购得《草诀百韵歌》一册,当时因碑帖奇缺,魁生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曾遍临百家字法,不计晨昏寒暑,背记《草诀百韵歌》。后系统深入,先取法怀素、张旭及智勇禅师。花甲以后,转学孙过庭《书谱》,亦爱其《景福殿赋》。古稀年对王献之一笔书和王铎草书兴趣大增、尤喜其连绵跌宕、雄逸成熟,用墨涨收清绝,行笔收放自如,结体欹正变化,线条枯实相应、章法变化丰富之书风。深悟其凌空落笔,方圆兼施,方则劲挺,圆则迟涩,突出激荡跳跃,突兀起伏,正欹分明,错落有致的用笔节奏。 魁生习书能师古而不离不泥,法前贤而不囿不迷,做到了循规蹈矩并出古觅新、穷极变化间草隶书各有千秋。几十年来精研“篆籀”和“骨法”用笔,如钢针划石且疾涩并用、浑厚凝重中灵活畅达、乍徐忽疾能骤提即顿、笔速擒纵自如又节奏明显。用墨五色皆备能苍润交融、常惜墨如金又浓淡枯润白齐备。结体险峻诡诈连奇崛古拙,正欹相间平险相侵而疏密有致。章法明朗错落处布白相承起伏,首尾顾盼照应间通篇自得盈虚。他的骨法草书追求雄浑豪肆高古博大、规矩洗练不激不厉、开合有度收放适宜之情趣;他的流线隶书力求平实简淡稚拙清逸、取奇祛怪趋险守稳、凝重清丽尚古追新之书风。其作品得山林雅逸之气而自成一家。 魁生为追求字外功夫,贪婪地从其他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继而对奇石盆景艺术,摄影绘画艺术,建筑造型艺术等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并对秦砖汉瓦,老庄诸子,诗词格律,联语应对等产生浓厚兴趣,一路广收博敛,寒来暑往后亦尤具心得。为广视野,富胸襟,冶情操,魁生曾登泰山,谒金陵,驻京华,访长安,赴黄山,逰三峡,斜阳古道,策骞访碑,观览名山胜境,寻访先贤遗迹,悟其纵横之妙,探找蕴藏秘奥,日积月累亦收获甚丰。因此,对魁生的书法艺术,有世人在报刊发表文章,用清人刘开的话赞曰:“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可谓是“守古塑新,精到独步”“他的流线隶、骨法草,能化古为今、笔随时代并响誉城乡,不愧为武安书坛二奇之一”。 武安书坛“二奇”名字的由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某年的夏天,文化馆馆长李恒昶及王福贵、谢入相、黄魁生、胡宝生、工会王潜等人一起,在文化馆南窗大屋聊天。其中有一段对话,李恒昶对大家说:“你们书协有俩扯淡人,净写扯淡字,黄魁生的隶书、胡宝生的行书,奇离古怪,不走寻常路,给谁都不一样!”谢入相调侃说:“我给你俩起个外号吧,叫武安书协二奇,拼起来叫黄大奇、胡二奇!咋样?哈哈!"王福贵老师说:“这个外号不赖,以后就叫你俩武安书协二奇吧”。那年冬天,王潜在《邯郸日报》发了一篇《武安书坛二奇之一黄魁生》的采访短文,2001年武安市政协编撰《武安文学艺术人物录》时,主编李栓庆主任,就把黄魁生、胡宝生的《艺术简介》的题名,使用了“武安书坛二奇之一”的称谓。 九梅村村长名字的由来 我平生四好:书法、奇石、摄影、养梅花。为了附庸风雅,1981年时,我给我的书房起了一个名字,叫:“九梅村”。后来学上网,需要有个网名,当时我想以九梅村为网名,但感到“九梅村”不是个人名,就在九梅村后面随便加上了村长两个字,我的网名就叫成了九梅村村长。时间长了,九梅村村长就成了我的字号,书友石友影友都习惯叫我村长!我这“村长”是自命滴,实无想当官之意!加上村子小,人口少,徒有虚名罢了!所以,总有不认识的朋友问我是不是村长?在外地的武安人也问九梅村在哪里?都回答说我这村长:是也不是,不是也是!九梅村是城中村,在武安市里! (中媒文化融媒体中心)2024-03-05 -
武林关公刀书靳有良龙年春节在翰园献艺2024龙年春节期间,中华武林刀书创始人——靳有良应开封翰园邀请献艺。(记者 靳新国摄) “刀书”是以刀为笔,在纸上书写汉字的特殊书法艺术, 是与毛笔书法同出一源而又独树一帜的硬笔书法,具有线条变化丰富、 气势刚柔相济的独特风韵。 靳有良开封翰园表演刀术。(记者 靳新国摄) 众所周知,大刀是中华武术的一种兵器,古代用它英勇杀敌, 当代用它强身健体。如今, 却有人把它当做练习书法所用的“笔”, 他就是中华武林刀书创始人——靳有良。 靳有良先生,字武墨,1974 年生,是淇滨区钜桥镇化皮屯村人。七岁习武、练习书画,遍访名师,根据历史典故创作出武林刀书、太极剑书、少林枪书等十八般兵器书画,更令人叫绝的是凌空悬案刀书,用锋利的钢刀在薄如蚕翼的宣纸上书画。 靳有良有感于历史上张飞酒醉石壁上凿隶书,岳飞怒发冲冠金枪题词,融传统的太极、武当、少林功夫于书画艺术之中, 运用大刀的刀背、刀尖、刀刃作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历经五年勤学苦练,终于开创了独门绝技,创作出少林刀书、太极刀书等多种武林刀书。 武林刀书是靳有良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首创,已荣获“中国书画百杰”、“世界吉尼斯之最”等项荣誉。其作品荣获五十余枚全国书画金奖,部分作品被编入三十余部典籍,已有三十余家国内外艺术馆(院)收藏。 龙 靳有良刀书 2008 年 10 月份,他参加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你最有才》首届奇艺真人秀,在参赛的 2000 多人中脱颖而出荣获大奖,并被授予“大刀书法走天下”的称号;2009 年 4 月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邀请他参加《武林大会》表演武林刀书,赢得了满堂彩。 2009年 6月底,他的刀书作品还在“中华英才奖第四届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青年组金奖。 禅 靳有良刀书 在研习刀书的过程中,靳有良深深感受到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 没有文化就会受到很大局限, 于是下决心要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在外面演出时, 靳有良常被人称为“神人”,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他背后的勤学苦练。他说,他不是什么“神人”,只是比别人多了份执著。采访完后, 靳有良还为我们现场进行了刀书表演。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 他将武术与太极融到书法中。 挥刀泼墨间, 一副刀书作品跃然纸上, 尽展武林功夫与书法艺术的精髓,令人称奇。 竹 靳有良刀书 他将自己独创的中华武林刀书申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9年 6月底,他的刀书作品在“中华英才奖第四届全国书画大赛” 中荣获青年组金奖。 如今, 他的武林刀书作品已流传到了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并被中央电视台、 少林寺及多家艺术馆(院)收藏。 太极鱼(靳有良刀画) 鱼(靳有良刀画) (责任编辑:靳朴)2024-02-21 -
千年古韵笑琰甲骨文书法,收藏还是错过?漫游于大历史中,我们会了解到古文化中文字的源头——甲骨文。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甲骨文书法被誉为古老、神秘、艺术和文化的结晶,更是体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象征。 在甲骨文书家中,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理事笑琰(靳新国)先生的甲骨文书法,近几年备受收藏者的喜爱。笑琰先生的甲骨文书法,充分发掘并继承了甲骨文书法的精髓,将甲骨文书写转化为一种艺术形式,为书法文化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笑琰从初中开始就迷上了甲骨文的古朴、象形与情趣的线条美,潜心研究了殷商人契刻技法,从摹刻中体会殷商人甲骨文的结体、笔势、章法,重点在以笔代刀、“刀笔味”上下功夫,实现以毛笔、软毫的丰富表现力及其笔法为主导,以甲骨文的刀笔味为基调,表达出甲骨文字之刚健猛利、错落有致、真率质朴、自然天成的效果,实现刀笔味与软毫韵味的自然和谐的统一。 多年来,笑琰不断深悟用毛笔写甲骨的心得,在用笔、线条上下功夫,追求以美为主的甲骨文风格,有时力求苍劲雄浑,有时纤细秀丽,有时厚实壮观,有时凝重威严,或工整匀称,或空灵古朴,各具特色;其用墨富于变化,坚挺而又写意,或清润朗健,或整肃峻峭,或婀娜多姿,或潇洒飘逸,浓、淡、干、湿、焦,尽情挥洒。笑琰的甲骨文书法,结体多变,浑朴奇拙,拙中见巧、别开生面、古朴大雅、灵透精美、古为今用、别具风采、富有新意。 虽然甲骨文书法并不被广为人识别,但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艺术类市场的不断扩大,它已成为一种非常具有价值、收藏必备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对于收藏家和喜爱艺术的人来说,收藏甲骨文书法有很多好处。首先,它不仅代表着历史,更是学术界的研究对象,拥有非常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其次,甲骨文书法的认知也很重要,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吸收和吸取中华文明的精髓;再者,甲骨文书法很值得收藏和投资,其市场潜力也非常广阔,价格也容易接受。 总的来说,甲骨文书法是一种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古老艺术形式。收藏甲骨文书法,有助于您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节高升,文化艺术市场愈加活跃。唯有在收藏和学习中积极了解,才能真正领略甲骨文书法收藏的内涵和价值,继续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向世界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土火)2024-02-01 -
丹青流彩 翰墨华章——林阳书画工作室迎新春书画展在举国辞旧迎新之际,为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艺创作。1月28日,林阳书画工作室举办“丹青流彩 翰墨华章”迎新春书画展。书画家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精湛的技艺为大家送来了新春的文化艺术大餐。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安阳市原副市长肖继业,安阳电视台原著名主持人栗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林阳书画工作室创始人林阳等参加,活动还特邀了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现代文化网总编林膑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书画展共展出书法、绘画作品80余幅。在新年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营造健康文明、安定祥和的新年气氛,并集中展示热衷于书画艺术优秀人才的艺术水平,达到在交流互鉴中共同提高的目的。书画家们坚持以书画传递正能量,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传统文化艺术进一步繁荣,营造了书香社会。 林阳作品 王家顺作品 张晓丹作品 郭小红作品 王媛作品 马杰作品 张书贞作品 魏成科作品 苏军勇作品 杨蕊作品 李宜睻作品 王蓉作品 栗克作品 吕瑞华作品 琚爱霞作品 (中媒文化融媒体中心)2024-09-11 -
怡心茶韵 翰墨飘香——安阳怡心茶楼举办迎新春茶画笔会春节即将来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1月28日,民建会员企业、安阳怡心茶楼举办迎新春茶画笔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贾鸿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马治富,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协会理事刘安庆,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申梁斌,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文峰分会副会李秋顺,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李广庆等著名书画家参加,活动还特邀了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现代文化网总编林膑,安阳民建第四支部主委马鹏飞参加此次活动,共同喜迎2024年新春佳节。 大家以茶会友,用温润的茶水沁润心脾,畅谈着茶的魅力,分享着对茶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品茶之时,书画家们灵感迸发,欣然挥毫,即兴发挥进行创作,令人拍案叫绝。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热情创作,书法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幅幅充满喜庆、吉祥、祝福的对联在手中随笔而出。一句句祝福的话语跃然纸上,一副副饱含真情的春联呈现在眼前,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红红的春联与福字不仅承载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也传达了书写者对大家的美好的祝愿。 茶道、书法、绘画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三者的结合不再是简单的展示,更是对文化的挖掘,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大家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媒文化融媒体中心)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