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检那些事 | 妇儿健康管理中心科普小讲堂暖心开讲为提高孕妈妈对产前检查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其科学备孕、安心待产,5月13日上午,殷都区人民医院妇儿健康管理中心特邀妇幼保健院专家杨丽君开展《产检那些事》科普小课堂,为孕妈妈们送上了一份专业且实用的 “孕期指南”。01科学产检,护航母婴健康活动现场,杨丽君专家围绕孕妈妈关注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她从 “什么是产检” 切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产检的神秘面纱;详细阐述产检对保障母婴健康、排查潜在风险的重要意义,强调其在孕期的必要性。 随后,专家结合孕期不同阶段,系统梳理产检项目。从孕早期确定妊娠、排除宫外孕,到孕中期唐筛、大排畸,再到孕晚期胎心监护、评估分娩方式,对各阶段关键检查项目逐一详解,帮助孕妈妈明晰整个孕期产检流程。讲解过程中,专家还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场答疑,消除了孕妈妈们的疑惑与顾虑。02手工拨浪鼓 传递爱意讲座结束后,妇儿健康管理中心还精心安排了手工制作拨浪鼓环节。孕妈妈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纷纷动手制作属于自己和宝宝的第一个玩具。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一个个充满爱意的拨浪鼓在孕妈妈们的手中诞生。这不仅是一次有趣的手工体验,更寄托了孕妈妈们对新生命的美好期待和祝福。此次 科普小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孕妈妈们提供了专业、实用的产检知识,还通过温馨的手工环节增进了孕妈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殷都区人民医院妇儿健康管理中心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的科普活动,为孕妈妈们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和支持,陪伴每一位孕妈妈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幸福的孕期。2025-05-17
-
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李恒)记者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近日印发的《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明确要求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并细化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服务模式等标准。 新版指南在2019年试行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强调老年医学科应当以老年患者为中心,强化老年人群重点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早诊早治,在做好各种疾病诊疗的同时,规范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强化老年综合征管理与共病处理,加强安全用药指导,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最大限度维持或改善老年人功能状态、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根据新版指南,老年医学科应当设置门诊诊室、病房、综合评估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床位数不少于20张,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0张。老年医学科门诊、病区及相关公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适老化改造,符合老年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同时,应当配置基本抢救设备,包括气管插管设备、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等。鼓励医院设置辅助洗浴设备、电动护理床、自主转运装置、肠内营养液输注泵、康复训练设备等。 新版指南要求,老年医学科要逐步建立多学科团队工作模式,根据临床工作需要,主动吸纳内科、肿瘤、中医、康复、精神心理、护理、药学、营养等各专科医护人员,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共病诊疗特色服务,积极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诊疗模式向多病共治模式转变。 在人员配备方面,老年医学科每张病床应当配备医师不少于0.3名,配备护士不少于0.6名。老年医学科医师配置应当确保落实三级查房制度。鼓励医院配备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临床药师等人员。2025-05-09
-
殷都区人民医院|五一不休 就诊无忧 用行动诠释“劳动”的力量“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节日,当大多数人在享受假期的悠闲时光,与家人朋友欢聚一堂,或踏上旅途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殷都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最光荣”,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广大群众的健康。医生们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在门诊,他们耐心倾听患者的每一句主诉,仔细询问病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结合临床经验与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面对患者的疑惑,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患者的焦虑。 在病房,医生们每日雷打不动地查房,详细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对于疑难病症,他们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研讨最佳治疗方案。 在急诊室,医生们时刻处于“备战”状态,面对突发的危重患者,迅速展开抢救,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赢得生的希望。在各个护理单元,护士们是患者身边最贴心的守护者。每天清晨,护士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发放药物、进行各项治疗操作。在输液室,她们动作娴熟地为患者穿刺,时刻关注输液速度和患者反应。在病房,她们穿梭于病床之间,为患者翻身、拍背、更换床单,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她们停下匆忙的脚步,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温暖的拥抱和鼓励的话语,驱散孤独与阴霾。 她们用南丁格尔的誓言,点亮患者康复的希望;用无悔的付出,诠释着殷医护理人的初心与使命。这个五一,殷都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以平凡的坚守,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实防线。他们用汗水诠释医者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在岗位上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劳动节。正是无数个这样默默奉献的身影,汇聚成守护人民健康的磅礴力量,让生命的希望在这个节日里熠熠生辉。2025-05-06
-
许爷爷的医养时光:从“困境”到“舒展”的照护答卷在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医养结合科的走廊里,78岁的许大爷正扶着护栏缓缓踱步,步态稳健,阳光掠过他舒展的眉头。但3个多月前的他,还因双腿乏力、认知障碍被困病床,连自主起身都异常艰难。这段关于“走出困境”的故事,既是一位老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蜕变,更是医养结合科“全周期照护”的生动注脚。初遇挑战:行动与认知的双重枷锁2025年1月17日,许爷爷因子女工作原因、自身失能及认知障碍入住医养结合科。 入院评估显示,他下肢肌力仅2级,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协助,且因阿尔茨海默病频繁在病区徘徊,多次试图独自搭乘电梯外出,安全风险高悬。 “第一次交接班时,爷爷对着电梯按键反复按动,眼神里全是焦急却又迷茫,像个找不到方向的孩子。 ”护士长闫琪回忆道。科室迅速启动“安全防护+功能重建+情感连接”三维照护方案:在各通道安装智能门禁系统,设置24小时动态巡视岗;由医护团队制定“步态训练+认知刺激”计划,从床边坐立训练到助行器辅助行走,从数字记忆游戏到怀旧物品辨识,为老人搭建能力恢复的阶梯。破局之道:从“安全防守”到“生命唤醒”“锁住的是通道,锁不住的是对生活的渴望。 ”观察到许爷爷常长时间凝视窗外活动的人群,护士们决定打破常规——每日午后由专人陪伴他到户外散步。 首次踏出科室时,老人的手指因紧张而微微发颤,直到脚尖触碰到地面的暖意、耳畔传来鸟鸣声,他紧锁的眉头才渐渐舒展。持续的陪伴催生奇迹:第1个月,他在两人搀扶下行走100米;第2个月,可独立借助助行器前行;如今,已能在走廊自主行走2000米,甚至会在护士站忙碌时静静等候,待看到医护人员稍闲便轻声询问:“你们忙完啦?那现在能出去走走吗?”这份主动的“等待”,正是老人对医护人员信任与依赖的温暖表达。医养结合科:构建有温度的全周期照护体系许爷爷的转变,源于医养结合科 “医疗为基、照护为核、心灵为魂” 的服务理念。科室打破传统养老界限,打造 “三位一体” 服务矩阵,为老年人提供立体化照护:精准医疗保障每周开展多学科会诊,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认知障碍等慢性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实现“床头—检查—治疗”一站式服务。医生在查房过程中,结合检查数据与治疗反馈,及时调整诊疗策略,确保老人在病房内就能获得全面的健康管理。全时生活照护照护团队严格执行每两小时一次的病房巡视制度,每日为老人进行两次血压检测。同时,提供 “七助” 服务,涵盖进食、洗漱、如厕、用药、翻身、穿衣及心理疏导等方面。针对吞咽障碍老人,定制专属软食套餐;病房铺设防滑地面,全方位保障老人生活的安全与尊严 。照护的本质:看见每个生命的独特需求在医养结合科,医护人员深知,真正的照护不仅是完成护理操作,更是关注老人的需求。记得有一次,许爷爷在散步时突然停下,盯着路边的一朵小花出神,护士便陪着他静静欣赏,直到他满足离开;还有当他记忆混乱找不到房间时,护士会拉着他的手,微笑着重复十几次“这是您的房间”。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构成了老人安全感的来源。让晚年成为生命的“第二春天”如今的许爷爷,每天最自然的动作就是站在护士站旁,静静看着医护人员忙碌,直到有人抬头问他:“爷爷,今天想出去走走吗?” 他便立刻笑着点头,主动伸出手——这双曾经无力的手,如今正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走向阳光明媚的庭院。殷都区人民医院医养结合科用行动证明:当医疗照护与心灵关怀同频,当专业服务与人文温度共振,每个生命都能在晚年绽放新的光彩。这里的医护人员始终相信,最好的医养照护,是让老人在被守护中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在被看见中感受生命的尊严——正如许爷爷脸上日益灿烂的笑容,那是对“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暖”最动人的回应。2025-05-04
-
守护“心”跳的临时卫士——心内科临时起搏器,为生命续航在与心脏疾病博弈的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当患者遭遇严重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等紧急状况时,每一秒的等待都潜藏着巨大风险。此时,临时起搏器宛如黑夜中的明灯,为脆弱的心脏保驾护航,成为心内科医生守护生命的“秘密武器”。危急时刻的“救心先锋”正常情况下,心脏依靠自身电信号规律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然而,当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先天性心脏问题导致心脏电传导系统受损时,心跳会变得过慢或不规则,致使全身器官因供血不足而“罢工”,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临时起搏器正是应对这类紧急情况的“救星”。它通过电极导线将人工产生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刺激心脏按设定频率跳动,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安全高效的生命支撑临时起搏器的安置过程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心内科医生通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等血管,将电极导线精准送入心脏,随后连接体外的脉冲发生器。整个过程快捷、微创,患者无需承受过多痛苦。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精细调整起搏参数,确保心脏以稳定的节律工作,直至患者自身心脏功能恢复,或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患者故事:重获新生74 岁的王奶奶因意外骨折入院,本需尽快手术治疗。 但术前检查发现她存在严重心动过缓,极低的心率让麻醉风险飙升,随时可能心脏骤停,手术被迫暂停。心内科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鉴于老人年事已高,身体耐受性差,经综合评估,决定为她实施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这场手术堪称一场精密的 “生命接力”。经验丰富的王云峰介入团队凭借娴熟的技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下腔静脉将纤细的电极导线缓缓送入心脏,精准定位后连接体外脉冲发生器。整个过程仅耗时30分钟,随着起搏器规律的电脉冲发出,王奶奶的心率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监护仪上原本缓慢的波形也重新焕发生机。术后,王奶奶转入心内科病房。 护理团队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术后恢复的特殊性,制定了细致入微的护理计划。不仅密切监测她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还格外重视伤口护理——每日多次检查穿刺部位,确保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考虑到老人左腿骨折卧床易出现压力性损伤,护理人员定时为她翻身、按摩。同时,医护人员用温暖的话语缓解王奶奶的紧张焦虑情绪。为了让王奶奶和家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医护团队为他们进行了 “一对一” 健康宣教。医生详细讲解临时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护士手把手教王奶奶的家人如何正确测量脉搏:“用三根手指轻轻按压这里,像数钟表滴答声一样数心跳,数满一分钟……” 同时,叮嘱他们避免让老人接触强磁场环境,如微波炉、电磁炉等,使用手机时要保持15厘米以上的距离。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指导下,王奶奶和家人逐渐放下心来,积极配合治疗。共护“心”健康殷都区人民医院由心内科经验丰富的王云峰主任介入团队与李江如护士长专业护理团队组成的“心脏护卫队”,为临时起搏器的安置与管理提供全方位保障。从术前的精准评估、术中的默契配合,到术后24小时严密的病情监测、细致的伤口护理以及耐心的患者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团队的专业与用心。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跳节律、生命体征,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监测脉搏等护理要点,让安心贯穿治疗全程。如果您或身边的家人出现头晕、黑矇、乏力、胸闷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2025-05-04
-
殷都区人民医院“五一”劳动节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切实做好“五一”劳动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患者就医安全和医院平稳运行,5月1日上午,殷都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此次检查由 医院党委书记司晓剑 带领班子成员 ,各职能科室负责人积极参与,检查范围覆盖医院各个区域和重点环节。安全生产全面部署,明确检查重点:在检查前,司书记作出重要部署。他表示,安全生产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守护患者健康的底线。同时要求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务必高度重视,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开展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深入排查,及时整改隐患:检查过程中,检查小组深入病房、配电室、库房、餐厅等重点部位,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现场询问等方式,对各类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求相关科室建立详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整改期限,立即着手整改。此次“五一”劳动节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强化了殷都区人民医院全体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批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医院在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医院将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工作,确保医院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2025-05-04
-
殷都区人民医院妇儿健康管理中心孕期营养讲座圆满落幕4月30日上午9点,殷都区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妇儿健康管理中心内,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孕期营养讲座成功举办,准妈妈们相聚于此,共同开启科学孕育之旅。本次讲座由长期在殷都区人民医院坐诊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杨丽君进行讲授,杨医师曾先后进修于北京妇产医院、北大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擅长围产期保健,优生优育咨询,产前筛查,流产、早产诊治,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诊治,妇产科急危重症救治,难产、美容切口剖宫产,复杂性剖宫产手术等。杨丽君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扎实的专业知识,从孕期营养的重要性、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到如何科学搭配膳食等方面,为在场准妈妈们带来专业的孕期营养知识。准妈妈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要点,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在干货满满的知识分享后,活动迎来温馨有趣的手工环节——DIY花篮制作。准妈妈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精心挑选线材,细心编织花篮,耐心搭配色彩,将对新生命的期待与爱融入手中的花篮。不一会儿,一个个造型别致、充满爱意的花篮便呈现在眼前。准妈妈们相互展示作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场氛围温馨而欢乐。此次活动,不仅为准妈妈们提供了科学的孕期营养指导,也让她们在手工制作中放松身心,收获了一份独特的孕期美好回忆。殷都区人民医院妇儿健康管理中心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为妇儿健康保驾护航 。2025-04-30
-
殷都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护理团队开展健康与安全知识讲座近日,殷都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在主任王云峰的带领下,心内科护理团队化身健康知识的传播者,为患者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与安全知识讲座。讲座在心内科多功能会议室拉开帷幕。心内科护士长李江如致辞,她表示,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而消防安全则是守护生命的‘防火墙’。这两者看似不同,却都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保障。期待今天的讲座成为守护健康与生命的 “实用指南”,为大家传递宝贵知识。护士长的话语瞬间点燃了患者们对健康知识的渴望。聚焦冠心病 解码“心”健康护士杨灵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详细解析了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及急救措施。“若胸痛持续超过15分钟且伴有压榨感、窒息感等症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她特别强调症状识别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并围绕饮食管理、运动禁忌、用药依从性等日常护理要点展开互动问答。针对患者关心的“咖啡与心脏健康”问题,她结合临床经验给出科学建议:“适量饮用咖啡通常不会对心脏健康造成明显影响,但建议避免空腹或睡前饮用。”答疑解惑 互动暖人心“支架术后能坐飞机吗?”“降压药需要终身服用吗?”在自由提问环节,患者们踊跃举手,护理团队逐一解答疑问,并结合具体病例提供个性化指导。现场还发放了《心内科患者居家护理手册》,涵盖疾病自查、急救流程及康复建议等实用内容,受到一致好评。科普+实操 筑牢安全防线经验丰富的护士王京化身 “安全卫士”,将消防安全知识娓娓道来。她从生活细节入手,提醒大家规范电器使用、保持安全通道畅通,用“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的警示语,敲响安全警钟。随后,她手持灭火器,一边演示“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的标准动作,一边大声强调:“记住!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患者王阿姨在指导下完成实操后,忍不住感叹:“原来消防知识这么实用,以后在家可得多注意!”此次讲座是心内科护理团队践行“关爱患者,守护健康”使命的生动体现。未来,他们将继续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书写更多守护心脏健康的篇章,为患者的生命质量保驾护航,为提升群众健康素养贡献力量。2025-04-25
-
【殷都区人民医院】医院版“种地吧”来袭!共赴一场春天之约为进一步改善医院整体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营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增强医院职工的环保意识,促进团队凝聚力。4月15日,殷都区人民医院工会组织开展了“绿色医院,健康同行”主题植树活动。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科室人员踊跃参与,以实际行动为院区增添一抹新绿,传递 “绿色、健康、和谐” 的美好愿景。当日上午10点30分,植树活动在医院餐厅前正式启动。院党委书记司晓剑率先垂范,带领领导班子成员来到指定植树点,与职工代表们一同投入劳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与者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人扶正树苗确保其垂直稳固,其余人用铁锹将混有营养土的回填土逐层填入树坑,并反复用脚踩实土壤,防止根系悬空。随后,众人细心调整树苗角度,力求每棵树苗都能以最佳姿态迎接阳光雨露。经过大家共同的辛勤劳作,棵棵树苗在医院“安家落户”,在春风中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职工代表植树完毕后,在一片充满希望的氛围中,院领导班子与郑大一附院帮扶专家齐聚专家小院。大家热情满满,干劲十足,纷纷拿起铁锹,投入到新的植树环节中。在欢声笑语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种下了象征合作与希望的果树。此次植树活动是殷都区人民医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生动实践,既美化了院区环境,又增强了职工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凝聚力。新栽种的树苗象征着希望与活力,将与医院共同成长。下一步,殷都区人民医院将持续紧扣区委“1131”工作思路及规范殷都建设要求,严格按照院党委“11412”工作思路,科学规划绿化空间、增设休憩景观、逐步打造“四季有花、常年有景”的院区环境。2025-04-21
-
殷都区人民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市长热线的表扬信近日,殷都区人民医院收到一份来自12345市长热线的表扬件,表扬件中对神经外科医生胡普、护士长张伟及全体医护人员予以赞誉,称赞他们待患者如亲人,关怀无微不至。患者姬女士是一名脑出血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三个月前在广州汕头步行时遭遇货车撞击,随即在当地医院接受开颅手术。 后于3月25日转入殷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入院时,患者呈昏睡状态,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萎靡,通过气管切开处吸氧改善呼吸功能, 采用鼻饲方式保障营养供给。入科后,在刘书锋主任的专业指导与张伟护士长的悉心引领下,团队密切关注患者病情进展,针对病情变化迅速实施精准治疗,秉持“24小时随叫随到”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医疗照护。经医护团队精心救治与悉心护理,目前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这份来自 12345 平台的反馈,让殷都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备受鼓舞。长期以来,神经外科医护团队始终围绕院党委 “11412” 工作思路,扎实推进 “一规范一提升” 专项工作,将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全流程。此次获得表扬,不仅是对医院专业实力与服务质量的高度肯定,也激励着全体医护人员继续为守护人民健康而努力。未来,团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践行医者使命,为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不懈奋斗。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表扬”在其背后是一场医患温暖的“双向奔赴”让我们为这些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由衷点赞!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