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付定裕《读王兴舟先生散文印象记》

2021-05-05  关注: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

读王兴舟先生散文印象记

文:付定裕

我与王兴舟先生并不相识,只是之前在朋友圈里读到过他的一些文字。经陈才生教授推荐,获读兴舟先生新著《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以下简单谈谈我读兴舟先生散文的印象。

读其书,想其为人,这是我读书的一个偏好。读过兴舟先生的散文,我就在想象他是怎样一个人?首先,我直觉“太行山民”是兴舟先生的生命底色。他自言:“不迎俗不谄媚,不趋炎不附势,不骄矜不自卑,按照自己的性情生活和工作,在孤寂中保持自己那份宁静和淡泊。”兴舟先生走出太行山已四十多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生如何沉浮,能够保持山民的朴实,不失掉自我,这是太行山赋予他的精神品质。他尽力做到“不说言不由衷的话,努力说真话,也许还会沉默不语”,正显示了他沉稳、渊默而倔犟的性格。孔子说“仁者乐山”,殆兴舟先生之为人欤?其次,兴舟先生数十年来笔耕不辍,保持书生本色,具有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能保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保持一点理想主义是困难的,但兴舟先生为什么能够在冗杂的社会事务中保有自己的精神后花园?我读《在滑师的日子》找到了答案:八十年代初,正是理想主义高涨的时代,兴舟先生在读书、思考中“肉体与渴望、生存与生活、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他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我想,正是太行山民的朴实底色和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使兴舟先生的为人与为文既沉稳又灵动,既朴厚又灵秀。

兴舟先生散文集里最华美的篇章是太行乐章。他写太行山里的云:“山是云的故乡,一点不假,云雾在山里那种酣畅恣意的表达和表演,是尽兴尽意的。云也雾也,在山里任它如何翻滚作乱,总不失其气度;聚也散也,由他随性随意地组合,凡变化亦皆成气候。”他写太行山茶:“把采来的连翘花叶放到笼里去蒸,用果木柴去烧,当阳光灿烂之时,就要把蒸过的茶叶摊在晾箔上去晒,争得第一缕的阳光,不误春天的约请,这样经过连续六次、八次地蒸而晒,晒而揉,揉而再蒸,蒸而又酵,酵后变柔变软,才能调制出千变万化的茶韵来。”他写太行山的男人:“每到饭时,要赶饭市,为了省去跑路的麻烦,饭是要一次盛够的,所以山里人碗里的饭都要堆得高高的,像一座小山,人隐在后面吃着吃着就把头埋了进去,不等他吃完你别想看到他的脸面。饭市是山里人一天当中最热闹的地方,新闻满天飞,八卦乱成堆,所以吃罢饭把碗一撂,还要胡喷狗扯上半天也不回家。”这样的文字真是精彩极了。他说:“家乡就在太行山里,太行就是我的家山,而家山是看不够、看不厌的,因而我也最熟悉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传说故事,非但熟悉,而且是近乎于痴的喜爱、热爱与钟爱。”我也是太行山里长大的人,少年时,看落日下巍巍太行,色彩变幻,看夏季里云山雾绕,雨气翻腾,一看就是半晌,所以,读兴舟先生的文字每每点燃我对太行山沉睡的激情。

我平素研读古典文学,所以对文章的语言特别在意,兴舟先生的散文语言省净而特别富有表现力。有一次和陈才生老师的闲谈中聊及古典文言在山水游记写作中具有“雅洁”的优势,但有时过于凝练,对表达复杂的现代体验就缺少表现力。这次读兴舟先生的散文,发现他一边汲取了文言小品文辞雅洁、句式灵活的优势,一边又吸纳了现代白话文在表达现代经验方面的优长。比如他写羑里城旧址上的汤阴十中:“学校原来是文王庙,古柏森森,殿堂沧桑,景象斑驳,再加上周围田野里的小动物,不时越过低矮残破的土墙,在校园里嬉闹尖叫一番,一到晚上,夜风掠树,怒号凄厉,常常给人寂寞和恐惧的感觉。”前后两处四字句式的连用,整段文字显得舒朗而典雅。再比如他写太行山里的山楂树:“每棵山楂树宛若举着火把疯跑的顽童,瞬间便簇拥满了山间,热热闹闹、挤挤抗抗地把太行山挤得像酒后的壮汉,趔趔趄趄、欲癫欲醉的样子,满脸飞扬的醉红,像是燃烧的火焰,红艳泛滥着红艳,鲜丽簇拥着鲜丽,如是永不落的绚丽彩霞。”文辞整饬,富于节奏感,而“红艳泛滥着红艳,鲜丽簇拥着鲜丽,”又打破了节奏的局促,文气舒缓而优美。

兴舟先生的散文集里还有一类写世态人情的文字,醇厚而温暖。比如《潮炎先生》,我在之前的公众号里读过,印象深刻。潮炎先生是在政治变幻中遭遇大不幸的人,然而他在羑里城的文化圣域中抟心揖志、积健为雄,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传奇,他对兴舟先生早年的精神成长又发生过极大的感化作用,所以,我们能从文中感悟到历史的讯息、人格的力量和文化的命脉。此外,像《在滑师的日子》、《我想给父亲写封信》等文章也都是意深味厚的佳作,遗憾的是,这类作品在散文集中分量不是太重。不过,我想以兴舟先生丰富的阅历、通达的识见和雄健的笔力,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这样的佳构。

最后,祝兴舟先生笔健文丰!

作者简介:付定裕,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歌与古代文论研究。先后讲授先秦文学,国学经典导读,陶诗讲读,唐诗精读,古代文论等课程。

 

我要评论

爆料平台

扫码关注315消费文化网
新闻热线:13401086968
邮箱:kjxxb2008@126.com
欢迎网友投稿爆料

视觉焦点

意见建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