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散文/唐志祥|血战沈家岭

2021-07-12  关注:0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

我已故的亲兄长唐志荣,于1948年春季被国民党抓了兵丁,16岁的他在当地短期训练后直接送往陕甘宁前线作战。不到一年后,在一次战斗中被解放军打败,不幸做了俘虏。解放军基层首长看他年轻气盛,直接被收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兵,并编入第一野战军第4军11师31团,当了一名迫击炮手。

1949年8月4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接到中央军委命令,要求集中优势兵力歼灭马步芳驻兰守军。同一时间,毛主席第一次也亲自下达了死命令:“对马步芳坚决歼灭,只接受无条件投降,而决不允许其来什么起义或者改编”。

同年8月20日,彭德怀率领10万之军攻打兰州,鏖战七天七夜,解放了兰州。我兄长在这次战役中,参加了最危险、最悲壮、最惨烈的兰州外围的沈家岭之战。他曾多次向我详实地口述亲历的那场腥风血雨战斗经过时,深深地触动着我的灵魂。认为他是我人生成长激励的起点,是我们家族骄傲的记忆,是沈家岭墓志铭的胜利标记,是共和国没有注册的无名英雄。今天借建党100周年之际,将他在沈家岭战斗经历和目睹的一幕,用絮语回忆整理,以飨读者。

兰州西临的沈家岭占地0.4平方公里,与周围相邻的窦家山、古城岭、马家山、营盘岭、狗娃山相望;东侧是唯一通往兰州交通枢纽的黄河大桥。它处在群山、丘陵、沟壑的中心地段。一旦发生战事可以互相策应攻防,它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无以伦比。特别是两块高地组成的葫芦形山梁,两边陡峭,中间凹陷,是扼守兰州的天然屏障。

马家军在沈家岭上设有三道防线,每道防线明碉暗堡林立,轻重机枪火力交叉密布,易守难攻;加之周边地形复杂,深沟悬崖交错,修筑的工事坚固,防线阵地的守敌凶悍;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享有“兰州锁钥”之称的荣耀。是马家军最主要的军事重地和要塞。

马步芳驻兰守军基本上都在外围,攻打兰州,并非是市内大规模的的枪战和炮战,也不是千军万马的街战巷战,而是发生战事完全是外围轰轰烈烈的攻防战役。要消除外患,首战必须要拿下沈家岭。只要打下此岭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沈家岭之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战。

1949年8月25日凌晨两点,兰州战役主要战区的总攻正式打响。攻打沈家岭主战场的是第4军11师担任。并且由31团、32团、33团组成,兵力约4500人左右。战斗打响后,师部下令31团正面主攻,32团从左翼助攻,33团从右翼助攻,齐头并进向沈家岭发起总攻。

敌军在沈家岭修筑了三道防线,每道防线上都是碉堡林立,堑壕相连,层层组成了强大的防卸火力网;沈家岭两边山坡被削成三丈高的绝壁,绝壁上又深挖几道堑壕后,并架设了铁丝网,埋设了大量地雷。这种险峻的布防,给三个团的进攻带来极大阻碍和困难。

总攻开始后,31团团长王学礼将全团提前编成两支营突击队,迅速突破了敌人的两道防线。左右翼的32团和33团合力攻击前行,在岭上宽300米处会合。此时,阵地上炮火连天,杀声震耳,血肉横飞,整个沈家岭被鲜血染红。经过一度短暂交战,因敌人火力太猛,苦攻失败,伤亡惨重。针对进攻受阻的局面,这时,32团调整了进攻的路线,从沈家岭的西侧绝壁处悄然攀援而上,不幸被敌人发现。因守敌居高临下,32团无法有效抵挡敌人猛烈的攻击,再次造成了惨重的伤亡,战至最后仅剩几百人。

战斗进行至快到中午时,三个团的兵力伤亡逐步增加。解放军进攻的势头明显减弱。第4军又派10师30团火速进入阵地,很快把守敌压制到最后一道防线,战局向利好的方向发展。战斗进行到焦灼时,第6军军长罗元命令炮兵向沈家岭南山的营盘岭发起猛烈的炮击,给予第4军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使残余敌人首尾互不暇接,打破了汇合助攻沈家岭的企图。

担任主攻的31团,在关键时刻,始终沉着应战,依据战场瞬息万变的情况,及时调整临场战术,立即调集二营五连为先锋,并将全团配置的美制汤姆斯冲锋枪都配给五连,加强火力装备,带头强行攻击,让紧跟在五连后续部队多带些梯子和炸药,迅速能够冲上悬壁断崖,向纵深防线推进。同时,11师并将10门山炮和迫机炮悄悄前移,瞄准距敌500米处隐蔽的碉堡,做好炮击准备,随时摧毁守军的火力网。

凌晨,31团沿着挖通的壕沟,提前进入了前沿阵地,侦察掌握地形地貌,寻找进攻的突破口,力争选择最佳的攻击位置。该团在夜幕掩护下,秘密接近敌战区前线壕沟。让组成的尖刀突击队,慢慢贴进断壁,放置了几十包炸药,然后突然引爆,将守军中间一段防御断壁彻底炸塌炸开。这时,借爆炸硝烟的掩护,突击队迅猛冲入守军工事防线,将敌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阵地迅速陷入混乱。在千钧一发之际,隐蔽好的10门山炮及迫机炮瞄准火力点,几百枚炮弹同时齐发,瞬间摧毁了第一道防线碉堡。紧接着,解放军炮兵团突然猛烈炮击第二道防线,炮弹像雨点般砸向敌军阵地,严重破坏了守军工事,并压制住了敌军的反冲锋。

战斗进行到焦炙紧张的时刻,32团在团长冯有才、副团长马克忠的带领下,乘势神秘地进入到沈家岭西侧沟壑,冒险地背对狗娃山纵横交错的火力网和陡峭的石山坡,在黑暗中匍匐前进。但在前进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和找到了一条小路,加快了行进的迅速。就在这时,前行在最前的部队不幸触雷,被山顶守敌发现,倾刻间子弹、手榴弹倾泻下来,使夜袭的32团遭受了不小伤亡。其中,副团长当时中弹阵亡在峭壁之下。其余部队全部被火力封锁压制在半山腰。面对这生与死的紧要关头,英雄的32团的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强行搭成人梯,边组合、边爬行、边仰攻,以惊人的敢打硬拼的英雄气慨和顽强的战斗毅力,最终成功攀登冲上山顶,立刻从西侧夹击,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向纵深边打边前进。

这时候正面进攻的31团,突击队成功切入守军第一中央防线后,团长王学礼指挥两个营乘势在缺口处冲进去,向第二道防线快速突进,做好最后一击的准备。

31团和32团在第一防线的中间突破后,立即向第二防线发起攻击。但青马部队战斗力比较强,并未退缩,拿起马刀和解放军短兵相接,拼命厮杀,惊心动魄。这时枪声、刀声、呐喊声、金属撞击声不绝于耳,震耳欲聋。飞溅的鲜血染红了所有人体、染红了阵地,可以说是血流成河,触目惊心。由于马家军人多势众,加之擅长于白刃格斗,解放军一时还不能击溃敌人,但又无力赶出攻防阵地,暂时撤至第一道防线,形成对垒,以备再战。

天亮之后,马家军增调了一个骑兵团,从狗娃山的侧后冲来,与西侧上山的32团遭遇,被迫转入防守。马家军妄图把32团赶下山,但32团战士英勇无畏,与敌展开勇猛搏杀,枪击、刀砍、肉搏,凸显出视死如归和顽强拼命的精神,誓死与阵地共存亡。

上午10点左右,在敌我双方交战中,青马守军569团三个营长阵亡,连排长阵亡人数更是十不存一。后续马家军增援的357师骑兵团、82军工兵营、190师的特务连等,多次反冲锋均未占到便宜,但解放军在进攻的气势上压倒敌人,发誓拿不下沈家岭绝不收兵。

战斗进行到上午11时,主攻的31团不到300人。面对战场艰难处境,11师又把预备的33团一个营的兵力调集增援31团,雪中送炭的援兵赶到,极大地增强了进攻的力量,敌人的多次进攻都被打退。

就在这战斗相持时刻,第4军又把10师的30团调上来参战,这是彻底打败守军的杀手锏。30团投入战斗后,解放军士气大震,迅速控制和扭转了战局,很快地攻入山顶的第二道防线后。乘胜追击,并把南部的山岭高地全部被解放军夺回控制。青马守軍看到大部分阵地失守,基本失去了信心和战斗力。面对解放军的强势进攻,最后只能步步后退。

中午12时右边,总指挥马继援打电话询问战况,得知伤亡巨大,战事吃紧,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守军指挥官听到这电话后,一无援军上岭支援,二无对战局提出任何要求,基本上放弃了沈家岭的坚守。

到下午3点,青马守军仍不死心,又组织散兵凑集了一个营的兵力,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试图夺取已失去的主要阵地。但增援的30团赶到后,彻底打垮了青马守军绝望的反击。但30团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团长王学礼指挥部队追击时被炮弹弹片击中牺牲,政委李锡贵在冲锋时中弹阵亡。小小的沈家岭一天战斗中牺牲13个团级干部。由此,沈家岭的胜利是用将士们的生命砸开了号称“兰州锁钥”的血性胜利。

下午5点,岭上的30、32、33三个团的剩余兵力稍作调整后,发起全线的冲锋。这时,青马守军基层军官基本上全部阵亡,剩余的散兵开始向兰州市逃去。仅存活的357师师长杨修戎和190师参谋长李少白,看着溃逃的士兵已无力控制,也在混乱中丢弃阵地潜逃。

沈家岭这个弹丸之地,解放军前后用4个团的兵力,经过16小时的浴血奋战,守军6000多人,歼灭4000多人,不足2000人逃跑。解放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约4000人倒在了沈家岭上。特别是分别编制有1500人的31团最后剩下200多人,32团仅剩几十个人。他们肉搏骨拼,粉身碎骨,光荣献身,是万世师表的钢铁英雄。

沈家岭这场战斗,决定着兰州战役的结局,它的惨烈程度不亚于湘江之战。从头到尾是烽火连天,硝云弹雨,激战正酣;血肉横飞;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横尸遍野,惨不忍睹。据兄长回忆说,31团为打退敌人的最后一次进攻,仅投掷消耗的手榴弹就超过3000枚。

全国解放后,兄长几次想去沈家岭给牺牲的战友慰灵祭祀,但一想到那悲壮阵亡熟悉的面孔,抽泣的泪眼和泣血的内心,不愿将悲切痛苦的伤心往事,再次留给沈家峻那片血染的沃土。

沈家岭的战斗胜负,决定着兰州战役的结局,也是解放全中国的前夕,彻底消灭西北青马匪的最后一次大战。战斗中歼敌2.7万多人,我军牺牲8700多人,为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兰州战役中,同时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调集第18兵团、19兵团等,即消灭了宁夏马鸿逵的7万守军,又切断胡宗南的援兵。同时,王震兵团又堵住了马匪残余势力潜逃新疆的退路。这样担任第一野战军的彭总就能放心地锁住门子打狗,堵住笼子抓鸡。保证了战役的顺利取胜。

更让世人欣慰的是兰州战役的胜利,为当年马匪在河西走廊不择手段的残酷追杀西路军21800名将士的滔天罪行,出了气、伸了怨、报了仇。使西路军将士在九泉之下英灵得到了祭慰。使活着的部分将士的心灵得到了极大抚慰。这正是毛主席在兰州战役中坚决不收编,彻底消灭马匪的真实意图。

这篇纪念回忆文章写完时,我在反复想一个问题:自从毛主席缔造的这支人民军队,靠小米加步枪,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败国内外一切反动派和帝国主义走狗,靠得是一种无比崇高的牺牲精神。这种牺牲精神是任何强大和装备精良的敌人都无法战胜。这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苦难中造就的意志品质和培养起来的爱国情怀,我深深地感到敬佩和骄傲。今天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渴望能记住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节。

沈家岭英雄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唐志祥(与共和国同成长),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诗作协、中国现代作协、中国西部散文学会、西散南国作协(理事)、中国乡村作协、中国散文家作协(副秘书长)甘肃省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四川省散文诗学会、北京写作促进会(副主席)、酒泉市等作协会员。2020分别获全国散文诗、散文大赛一等奖。

 

我要评论

爆料平台

扫码关注315消费文化网
新闻热线:13401086968
邮箱:kjxxb2008@126.com
欢迎网友投稿爆料

视觉焦点

意见建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