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磁山文化博物馆“粟”流从源

2019-09-18  关注:24
扫码手机访问 扫码手机访问

磁山文化博物馆“粟”流从源


——磁山粟.黍文化展
文张海江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磁山文化博物馆三楼“粟”流从源——磁山粟.黍文化展进行参观。

 

三层主展区面积470平米,该区域主要以粟黍文化为线索,使用文字解说、图画照片、影像资料、多媒体及绘画等多种手段将粟源、粟种、粟作、粟食、粟魂、粟乡一一呈现给观众,并以此反映磁山先民勤劳智慧、敢于创新的精神,揭示磁山粟黍文化对中国历史、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展览采用多种展示技术手段,力争科学、准确、全面地阐释中国粟谷文化、创新成就和文明进程,以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振奋民族创造精神。

 

大家请往里走,首先我们来到三楼序厅前言部分,作为世界重要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农业文明史是世界农业文明史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耕耘不息,开创了以粟作为核心的北方农耕文化与以稻作为核心的南方农耕文化。

 

作为北方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磁山文化的发现,修正了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将其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前。磁山文化的出现,使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种谷养畜新纪元,开启了粟作农业的先河,奠定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历史基础。

 

遗址最新证据表明,谷子在我国有8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全世界迄今发现的历史最早的谷子遗迹,武安市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小米之乡”;作为世界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谷子是中国北方文明的哺育作物,反映着世界农耕文明的原始起源。中国古代先民最崇拜的神灵是土神与谷神,江山社稷中的“稷”,指的就是谷子,后来演化为谷神。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是传统中国人最大的期盼。

 

中国是世界上粟的起源中心,驯化、种植的历史最为悠久,生产与利用的经验十分丰富。磁山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粟的最早发现地,在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文明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粟作肇兴于距今一万年左右。黄河流域自种植粟黍之后,逐步形成了定居生活。粟作农业的开始,黄河流域创造了高度的农耕文明。在粟作农业的需要和推动下,物候历法诞生,语言文字得以进步,算术进一步发展,原始宗教开始萌发,社会制度的进步和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得益于粟的物质基础。

 

磁山文化粟栽培最早、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8000多年前,先民已经开始栽培粟作物,并且运用石磨盘、石棒加工粟谷,而且粟谷的贮藏技术、仓储量惊人。磁山文化作为粟的发祥地,得到学术界和诸多领域的确证。粟的文化价值因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掘得到重新评估。磁山文化在中国农业史、文明史中享有崇高地位,尤其在粟文化的溯源方面吸引了世界目光。考察中华粟文化,磁山具备无与伦比的实物证据价值。如此悠久的遗址财富,放眼整个中华文化圈,都难觅同等量级者。

 

 因此,磁山文化对于中华粟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我们走进入展厅

 

第一部分 粟源

 

首先讲一讲粟黍历史

 

粟和黍孕育了中华民族,滋养了华夏文明,使华夏文明生息绵延至今依然光辉灿烂。

 

这张图表全面展示了粟和黍在历史不同时期我国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变迁。粟是黄河流域的原生植物,中国的粟作农业是黄土地带孕育成长起来的。先秦史籍《逸周书》载“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反映了粟在农耕文明肇始时期的首要地位。甲骨文中,“禾”字就是一株谷子的全貌,而甲骨文中的“米”字则是一束结满籽粒的谷穗。我们再讲一下 粟的传播

粟在全世界的传播路线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向西传到新疆地区,再到中亚、西亚;向西南传到西藏、云南地区,通过陆路经缅甸、泰国和马来西亚半岛而传入南洋群岛;向东南传到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向东北传到吉、辽地区,经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传入朝鲜、日本。

 

       粟的文化遗存,粟在古代曾广泛种植于中国的大江南北,古籍和出土文物都证实了这一点。

 

古今农业书籍《逸周书》《中国农史》《古今农业》《考古》《考古与文物》《考古学报》《农业考古》《中国农史》等典籍中有详实记载。

 

中国出土有粟的新石器遗址绝大多数分布于黄河流域,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北辛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也是粟的起源地之一。其它地区的粟遗存,年代相对较晚,应是粟作向外传播的结果。

 

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粟(距今8700-10300年),西藏卡若遗址作物遗存(距今4000-5000年),新疆哈密五堡古墓作物遗存(距今2900—3200年),台湾凤鼻头出土的粟(距今4500年—1600年左右),我们磁山粟黍历史悠久。

 

       我们讲一下磁山遗址1972年冬,磁山二街村民在村东南的台地上开挖水渠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在地下沉睡了8000多年之久的“原始村落”,从而揭开了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探索的序幕。这座遗址的发现,将中国的粟谷种植史上推至8000多年前。

 

在磁山遗址发掘过程中,共发现数以百计的长方形、椭圆形灰坑,其中许多灰坑底部堆积着粟的朽灰,有的厚达2米以上,说明当时人们已有意识地进行粮食贮藏。

 

磁山遗址内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粮食窖穴,在窖穴底部内有厚0.2~2.9米不等的灰绿色的土灰样物质堆积层,推测是粮食朽灰。刚出土时潮湿,呈淡淡的绿灰色,有些粟粒清晰可见,但很快风化成灰。干后呈灰白色,粉末状,疏松而质轻。当时对标本作灰象分析,证实是粟。磁山遗址出土的粟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人工栽培的粟,也是世界最早的粟之一。

 

这里是触摸屏,讲一下磁山文化拓展磁山文化与二十四节气、酿酒,磁山文化与新石器多文化对比。(伏羲时代“作甲历、定四时”,磁山古人早在八千年前可能已掌握八种节气,农历二十四节气以此为肇端。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它里面的谷雨、芒种都是以谷子的种植日期为参考。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它作为以谷子为主要农作物的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采用,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存理念。自秦汉至今,该历法沿用两千多年不衰,对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传统的酿酒起源观认为:

 

酿酒是在农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早在汉代就有提出了,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清盎之美,始于耒。”现代许多学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是当时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粮食后才开始酿酒的。

 

磁山文化时期有了发达的农业经济,粮食产量很大的并且有了剩余,为酿酒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另外,出土陶器中有大量的小口长颈球形双耳壶、小口长颈椭圆形双耳壶、敞口鼓腹小平底罐、小口壶、小罐、杯等,更像是酒具。

 

据《河北省酒文化志》称,根据考古学的发现,结合周边地区文物佐证,可以断言:河北地区至晚在磁山文化时期,已经掌握了人工酿酒技术,并称磁山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小口长颈双系壶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制酒壶。”

 

       我们了解一下磁山文化年代判断

 

最早进行磁山文化研究的当属河北文物研究所,他们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测定,经树轮校正后,判定磁山文化距今约8000年以上。

 

最新研究成果是中科院

吕厚远课题组成果

 

1960年9月生于山东省嘉祥县,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多次在德国国家地球科学中心、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地理与人类学系做合作研究和博士后研究。200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吕厚远研究员针对磁山遗址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磁山文化的起止时间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一成果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

 

吕厚远课题组经过系统分析和科学测定,发现距今约10300—8700年前,磁山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是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这项研究把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0300年以前,说明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2009年2月12日和4月21日,《PLoS ONE》和《PNAS》先后发表了他的两篇相关论文:《粟、黍植硅体形态鉴定》、《东亚黍子的起源时间延伸到一万年前》。这里有大量文献、实物,视屏展示。

 

第二部分 粟类

 

粟的祖先是中国北方地区随处可见的狗尾草。粟作为五谷之首,不但是中华先民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孕育了华夏文明广厦之基。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五谷”的说法。关于五谷有多种解释,最主要的有“黍、稷、麦、菽、稻”及“黍、稷、麦、菽、麻”两种,这里“稷”是“粟”的别称。《本草纲目》记载“古者以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今天统称其为粟类作物,包括10个属和至少14个种。

 

我国的粟类作物主要包括粟和黍两类。

 

粟由野生狗尾草人工驯化而成,属禾本科,禾亚科,黍族,狗尾草属。

 

黍的起源尚无定论,一般认为由复合鼠尾粟驯化而来。

 

粟Setaria Italica L.,狗尾草属Setaria Beauv.

   

黍Panicum miliaceum L.,黍属Panicum

 

野生“狗尾草”是粟的原始祖本,根据细胞遗传学所提供的证据,谷子与狗尾草之间基因几乎相同,有着极为亲密的亲缘关系,因此,狗尾草被判定为中国谷子的近源野生植物,即为谷子的祖先。

 

这里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粟谷品种展示珍珠粟、龙爪稷、黍稷、谷子、小黍、食用稗、圆果雀稗、台麸、马唐、薏苡、穇子。这里有如何区分粟与黍互动,粟谷不同农时成长二维动画展示。

 

古代典籍记载的粟类作物名称众多,其中记载较多的粟黍名称有粱、秫shú、秬dì、秠dǐ、穈mén、芑qǐ、穄jì。

 

:穗大、芒长、粒粗,其主要特征是穗毛长而密,植株高大,叶片宽大,米为糯性或中性,品质较好,分蘖少。

 

:秫口语起源极早,泛指粘性,即糯质胚乳,作狭义用时专指糯性之粟。

 

秬、秠、穈、芑:根据《毛传》的记述,秬是黑糜子;秠是一个壳中含有两个米粒的黑糜子,即所谓一稃二米,这当是极特殊的变种;“穈”和“芑”,是指红粱粟和白粱粟。

穄:王祯《农书·百谷谱》:“穄,禾从祭,谓可以供祭也。”穄的色味比黍优,产量也薄,是祭祀的上品或席上的稀馔。

 

第三部分 粟作

 

从远古时期开始,先民们便开始了粟的种植。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收成,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不断改良粟作技术,无论是粟种选育、种植制度,还是劳动工具、物候观测,都在不断进步。

 

粟由野生狗尾草驯化而成,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又经历了长期的人工选育。在近代基于生物遗传学理论的育种技术发明之前,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选育方法和技术。

 

禾谷类作物最早的选种方法是粒选,继而是穗选。至后魏时代,贾思勰将选种方法从“穗选”推进到混合选种和建立“留种田”繁育良种的新阶段。明清时期,在混合穗选的基础上发明的单株选择法,选育出的种子早熟、高产、优质,粟的产量大大提高。

 

周代以前,农作物播种前,对种子要进行粒选。《诗经·大雅·生民》记载“种之黄茂,实方实苞”。黄茂是指光润美好,方是指硕大,苞是指饱满或充满活力。

 

穗选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良种选育法,汉代《汜胜之书》记载“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便与穗选法极为相似。

 

北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其著录的《齐民要术·收种篇》中载道“粟、黍、粱、秫,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劁刈,高悬之。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

 

《康熙几暇格物篇》记载了康熙皇帝选择高秆优良粟品种的经过“粟米有黄、白二种,黄者有黏有不黏,惟白者则性皆不黏……七年前,乌喇地方了,树孔中忽生白粟一科。土人以此子播获,生生不已,岁盈亩顷。”

 

农事活动的第一要求是不误农时。《孟子·梁惠王上》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古代农民通过观天象和观物候两种方法,来推算农时,适时耕作。

 

物候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果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二十四节气最初在汉初《太初历》中出现并固定,作为粟作经验的总结,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农事生产活动。

 

传统粟作从播种到收获,需要付出艰辛劳动。人们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常年劳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可以说,粟作生产技术史就是中国农业技术史的一个缩影。

 

粟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其种子萌发需水仅为自重的26%。

 

松土整地农具经历了从耒耜到畜力犁的发展过程,常见农具还有钁xū、锸、铁搭(俗称抓钩)、铲、锨等,到魏晋时期北方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

 

在粟作生产之初,播种方式以撒播和点播为主,后逐渐发展到条播。至后魏时代,已有明确记载使用耧播进行播种。

 

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推广了一种新型播种方式。具体办法是:在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将作物种在沟里,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逐次推到沟里;第二年,沟垄互换位置。这种耕作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抗御风、旱。

 

早在原始采集经济时期,先民就已发明了各种刀具收割野生禾谷类植物的穗头。先秦文献拟其声而名为“铚”。源自原始的石刀、蚌刀,《说文》释其为“获禾短镰”,即是一种专割谷穗的小镰。在原始铚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石、铜、铁制的镰刀等多种收割工具。

 

       粟类作物需要脱粒、去壳或磨碎后才能食用。最原始的脱粒方式主要靠手工捋取、搓磨或拍打穗上的谷粒,随着生产工具的出现和改进,粟类作物的加工方式不断增多。粟类的贮藏也由最初的地下窖藏进化到地上仓储等多种方式。

 

       手工捋取、搓磨或拍打穗粒是最原始的脱粒方式。随着粟作的发展,各种脱粒工具逐渐出现。有连枷,飏扇,石磨盘、石磨棒,杵臼,碾等。

 

粮食储藏方式有窖储、仓储、罐储等。地下窖储是最原始的储粮方式。夏商时代,粮食增多,在地下窖储之外又出现了地上仓储。隋唐时期,对地下储粮窖进行改进,防潮和密封处理技术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可以实现“粟藏九年,米藏五年”。

我国古代,地上仓储的方式主要有仓、廪lǐn、庾、囷、京等。仓、庾、囷、京用于贮藏食用的谷物,廪多用于贮藏谷种。

 

仓:是在屋内藏粟。《周礼·地官》曰“仓人掌粟入之藏”

 

庾和囷:指露天积谷。庾为圆锥状,囷呈圆筒状。

 

 京:京一般在南方地区使用,比较适合于湿地或低地。

 

廪:盛米曰廪。——《周礼·廪人》注

 

常平仓就是国家为了积谷备荒、保证粮价在丰歉之年的“常平”而设立的粮仓。常平仓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是今天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雏形。

 

第四部分 粟食

 

粟黍营养丰富,朴素清香,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被加工成形形色色的美味食品。粟黍除直接食用外,还可以用作酿酒、制醋以及其它深加工产品。

 

小米、黍子营养价值丰富,既是中国北方人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又衍生出多种风味小吃,在异彩纷呈的中华饮食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粟米富含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是优质的营养来源,具有营养均衡性突出、蛋白质构成优质、功能成分丰富等特点。当粟米熬成粥后,其表面漂着一层米油,更有“代参汤”的美称。

 

       粟食加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粟食加工成品,包括小米粥、小米蒸饭、小米炒饭等。

 

小米用于饮食甚古,魏晋时期史学家谯周所著的《古史考》中,便有“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的文字。总的来说,小米吃法可分为粒食和面食两大类。粒食的基本方法有烤食、煮粥、蒸饭、炒食,面食则有面条、炒面、煎饼等。 

 

粟黍是制作黄酒的重要原料,在《本草纲目》中详载了六十九种药酒可治疾病,均以黄酒制成,而小米黄酒为最佳。

 

中国是醋的故乡,而米醋是中国食醋之鼻祖。中国传统的酿醋原料,长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粳米)为主,长江以北以高粱和小米为主。

 

战国时期,人们已能利用粟米制糖。《食经》作饴法:“取黍米一石,炊作黍,著盆中。末一斗搅和。一宿,则得一斛五斗。煎成饴”。这里有武安粟食文化触摸屏展示。

 

讲一下 粟米药用

 

按照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粟米既是食品,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中药大辞典》列小米的保健功能:“和中、益肾、除热、解毒”。

 

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还具滋阴养血之功,可助产妇恢复体力。可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本草纲目》:“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第五部分 粟魂

 

千百年来,从粟类作物的种植、加工、利用等活动中,衍生出一种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至一系列特有的习俗观念、语言文学、伦理精神。粟文化和谷子精神,是独属于中华文明的粟之魂。

 

让我们了解一下粟作制度

 

在古代,粟是财富的象征,并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秦国商鞅认为“民不逃粟,野无荒草”是富国的唯一途径。《汉书·食货志》载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可见,粟不仅关系到百姓生存,还关系到财政稳定、国家兴亡,是统治者治国安邦之本。

 

农耕是财富的来源,重视农业的传统在夏朝时就已确立。在粟作史上,古代先贤身体力行从事粟作劳动乃至“以死勤事”的精神,奠定了以民为本的重农政策的深厚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粟有时会充当补官拜爵和减刑免罪之物,产生了入(输)粟拜爵制度。

 

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的做法,始自秦朝。秦国为鼓励人们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实行“军功入爵”和“入粟拜爵”两项奖励措施。前者是凭借战功获取爵位,后者是根据农耕的业绩而获得官爵,既所谓“武爵武任,粟爵粟任”。

 

西汉时由于国家财政亏空,开支困难,大臣晁错建议实行入粟买爵和赎罪的政策,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令民入粟。

 

 纳粟入监:明、清两代出现了纳粟入监制度,是指向官府捐纳一定数目的粮食(或折合成钱)就可以买到监生的资格。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之“纳粟免考”。

 

俸禄是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俸主要指的是钱币,而禄主要指的是谷物。

 

据考证,战国至秦朝,官吏的俸禄以禄为主。两汉,官员的俸、禄二者各一半。唐朝中期开始直至明清,官员的俸禄以货币形式为主。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财政经济十分困难。当时一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常常以小米代替薪水,叫做“工资米”。

 

中国度量衡的产生与粟类作物密不可分,西汉刘歆等人通过使用黍及乐器黄钟反复试验,厘定度量衡。

 

度:选用中等大小的黍,横排90粒得黄钟律管之长(9寸),加一寸为一尺。

 

量:律管容积约为1200粒黍,与一龠容量相当,以此为基本单位,按十进制,依次为合、升、斗、斛。

 

衡:一黄钟之粟的重量为基本单位称之为“铢”,体积1200黍之重为12铢,24铢为一两。

 

作为中国传统的粮食作物,粟黍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千百年来,和粟黍相关的成语、典故广为流传。

 

粟姓:传说粟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粟陆氏,伏羲后人。满族中也有粟姓。

 

 米姓: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舍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舍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米氏、粟氏,世代相传至今,如开国大将粟裕就是。

 

粟之传说内涵丰富

 

传说天帝为奖励仓颉造字,令天降谷子雨。黄帝深感仓颉的功劳极大,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

 

古代毛南族一老法师,给未来的女婿布置了“天黑前将谷种洒满全山”的艰巨任务。其女儿小鸟姑娘为了能与情郎长相厮守,便对着篾和菖蒲叶编织的百鸟吹气,使百鸟复活,帮助情郎经受住了考验。从此,毛南族便有了“放鸟飞”的节俗。

 

唐代《枕中记》记载,一个卢姓考生,在路过邯郸一旅店时,遇一吕姓仙翁。借其枕头入眠,梦到自己娶妻、赶考、升官、破虏,成为名门望族,而后八十岁卒。梦醒后,店家所蒸黍饭尚未熟透,不觉大彻大悟,随仙人入山修道去了。

 

据《武安县志》记载,战国时期赵将廉颇拒秦将白起于粟山处,廉颇将粮绝,命布袋盛粟,积于山巅,秦军观之乃退。从此,这个人堆的“粮山”就称作粟山。

 

《说文》:“年,熟谷也”。甲骨文的“年”字,便是在禾字下面多了一些须根,象征收获。卜辞中“禾”与“年”往往相通。

 

燎疳,是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春节节庆习俗,是古代人以火驱虫害、祈祷农业丰收之意,后来沿习成了对谷神的祭祀。

 

陕西韩城婚礼上至今仍有“燎轿”环节,在迎亲婚车出发前,男方家长手持点燃的干草,围绕婚车转一周,并往车上撒些五谷,寓意驱邪与祝福。此外,有些地方在老人故去时,用大黄米做成饭供奉在死者头前,并随灵墓一起埋葬,作为亡者阴间的饭食。这里有粟类互动成语游戏,让我们去了解粟文化的博大精深。

 

粟黍的生长特性,衍生出逆境抗争、环境友好、谦逊报恩等诸多精神内涵。谷子精神已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尤为突出。

 

谷子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头等重要的粮食,“小米加步枪”是对我党我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简陋的物质条件的形象比喻,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延安精神、红色文化。


谷子是新中国的缔造作物。“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毛泽东选集》

 

1955年1月,毛泽东在芬兰首任驻中国大使孙士教递交国书时,发表了题为《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的谈话,指出,“如果飞机加原子弹的美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那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一定会取得胜利。全世界人民会支持我们。”

 

第六部分 粟

 

河北省武安市是我国谷子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磁山文化表明武安谷子种植历史已有8200多年。武安市也是全国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左右。经过多年发展,武安市谷子产业初具规模,产业组织化水平和产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根据各阶段的参与主体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可将武安市谷子产业发展阶段划分为:自然发展阶段、政府推动阶段和企业主导阶段。

 

2004年以前,由于武安市政府部门对谷子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加上经费短缺、示范项目少,缺乏有效科技支撑,谷子品种杂乱,品质优劣不齐,产量较低,谷子生产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随着武安市经济的转型以及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对谷子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政府一方面加大了谷子产业的补贴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另一方面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寻求技术支持,完成绿色基地、有机基地认证,制定种植技术规范,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

 

2012年以后,通过技术集成与配套,有效提高了谷子生产效益,形成了企业主导、政府搭台、科研单位助推、农户参与的谷子产业组织发展模式。

 

在政府推动、科研单位技术支撑、龙头企业带动下,武安市谷子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品种筛选与示范,逐步形成了以0优质谷子品种冀谷19、优质简化品种冀谷31为主的品种布局,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市谷子单产由几年前的3000千克/公顷增加到现在的4500千克/公顷,示范方谷子单产达到6000千克/公顷以上。

 

逐步形成“六沟五梁六面坡”的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2万公顷,其中684.3公顷通过绿色谷子生产基地认证,84.9公顷通过有机谷子生产基地认证,国家质检总局授予“武安小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安龙头企业注册的“晶秋”、“磁山粟”、“洺河源”等品牌的小米,不仅走进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且飘洋过海远销东南亚。

旱地谷子亩产值达到千元以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里还有粟生长体感互动,粟收获体感互动,地方学术研究成果。

 

历史文化是一种蕴藏,一种财富,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磁山遗址的发掘真实记录一万多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活的情景,其文明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大量的史料,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为世界农业起源、家禽饲养发端等提供了直接依据,标示着磁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磁山文化是一座文化宝藏,是极其珍贵,是用之不竭的资源。如何在秉承博大精深的磁山文化基础上,大力弘扬并深入挖掘磁山文化内涵,是摆在我们面前重大课题。磁山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们去保护、开发、探索……

 

下面是展馆内部情况 

磁山文化博物馆“粟”流从源
磁山文化博物馆“粟”流从源
磁山文化博物馆“粟”流从源
磁山文化博物馆“粟”流从源
磁山文化博物馆“粟”流从源

 

 

我要评论

爆料平台

扫码关注315消费文化网
新闻热线:13401086968
邮箱:kjxxb2008@126.com
欢迎网友投稿爆料

视觉焦点

意见建议 返回首页